光纤通信原理
提供教学课件和期末考试试卷、习题答案。本书已有新版

作者:袁国良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电子信息

定价:23元

印次:1-6

ISBN:9787302087908

出版日期:2004.07.01

印刷日期:2011.01.28

图书责编:郑寅堃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通信的物理学基础;光纤的组成及原理;光源、光电检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缆和光纤通信器件;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和设计;光波分复用技术、相干光通信以及光孤子通信等。 本书力求基础知识出发,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便读者对本书任何内容的阅读都不会有太大的跳跃性。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光纤通信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自从1966年高锟博士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以来,光纤通信的发展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以其独特的优点掀起通信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光纤通信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支柱。光纤通信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各种新兴的技术和新型光器件层出不穷,“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WDM)+非零色散光纤(NZDSF)+光电集成(OEIC)”正成为国际上光纤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光纤通信的有关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光纤通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不尽相同,所以很多学生感到很难掌握。本书力求从基础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光纤通信原理进行全面的介绍。本书可以满足高等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需要,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可供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广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的第1章、第4~9章由袁国良编写,第2章由郑学峰编写,第3章由郭玉彬编写。袁国良同时负责全书的统稿编著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采纳了多届本科生、研究生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吉林大学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力协助,在此一起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6月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光纤通信概述1

1.1什么是光纤通信1

1.2光纤通信的发展史1

1.3光纤通信的优点3

1.4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4

1.5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5

第2章光的性质7

2.1光的电磁理论8

2.2光的干涉11

2.3光的衍射20

2.4光的偏振26

2.5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31

2.6光的量子性36

2.7激光39

第3章光纤52

3.1光纤概述52

3.2光纤的导光原理53

3.3相对折射指数差Δ和数值孔径NA54

3.4阶跃型光纤的波动光学理论56

3.5阶跃型光纤的标量模58

3.6可导与截止60

3.7渐变型光纤的理论分析62

3.8光纤的损耗特性64

3.9光纤的色散特性67

3.10单模光纤70

3.11光纤的传输带宽73

第4章光源和光电检测器77

4.1半导体的能带理论77

4.2PN结的能带结构80

4.3同质结和异质结82

4.4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84

4.5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85

4.6LD的工作特性89

4.7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要求91

4.8PIN和APD的工作原理92

4.9光电检测器的工作特性95

第5章光缆和光纤通信器件99

5.1光纤的温度特性和机械特性99

5.2光缆的结构和种类100

5.3无源光器件104

5.4发光二极管器件简介109

5.5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器件113

5.6光电检测器件118

5.7其他新型光通信器件简介121

第6章光端机126

6.1光源与光纤的耦合126

6.2光调制128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