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5元
印次:2-1
ISBN:9787302155973
出版日期:2007.09.01
印刷日期:2007.08.29
图书责编:陈朝晖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反映光学测量最新科技成果的著作,本书于1997年第1次出版,现修订再版。再版对大多数章节内容进行了修订,增补介绍了新研究成果(例如,在数字图像基础上增加了小波变换,对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数字相关测量技术作了较大的补充,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纳米云纹、电镜云纹亦作了增补),新增了数字全息干涉术(第5章)。本书共分11章,前两章叙述计算机辅助光学测量的硬件与软件以及有关图像处理的基础内容; 以后各章分别介绍适用于现有光学干涉术的条纹自动处理技术、相位测量技术、数字全息干涉术、电子散斑干涉术、电子错位散斑干涉术、数字相关测量技术、计算机辅助散斑干涉术、计算机辅助光弹性应力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云纹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光学测量、力学测量、物理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对于从事测量、无损检测的科技人员也是一本了解现代检测技术动向及应用新技术的参考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计算机辅助(computeraided)一词变成了一个常用的术语。在现代生产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加工(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大型结构,设计人员采用CAD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之后应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力学分析,而测试是检验计算分析的重要手段。 光学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较新的测试技术[1]。20世纪60年代以来,激光技术的推出大大扩展了光学测量的研究和应用。在全息干涉、散斑照相与干涉、云纹和云纹干涉对应力分析、位移与振动冲击的测量,温度、流量、表面粗糙度、三维形状的测量以及工业无损检测等方面激光测量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测量技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这些光学测量技术的重要特点是非接触、全场测量、高测量灵敏度以及大动态范围(时间和空间)。这些光学测量技术在初期其记录方式大都采用感光胶片(全息干板),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困难。20世纪末,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固态数字摄像机的广泛应用,给记录方式带来了革新,而它与计算机图像系统的结合则给光学测量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使整个测量过程完全自动化,并且具有高精度、现场测量、实时显示等许多优点。 计算机辅助光学测量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开始发展,由Butters和Leendertz[2]提出的电子散斑干涉仪首次采用电视摄像机记录物体表面的散斑,并采用电子线路相减、滤波得到了干涉条纹。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息条纹的计算机自动数据处理开始得到关注,Ennos和Robinson[3]使用摄像机、图像板和计算机测量铁...
第1章计算机辅助光学测量的硬件与软件
1.1计算机图像系统的输入设备
1.2图像存储器——图像卡
1.3微型计算机
1.4输出设备
1.5计算机辅助光学测量软件的开发
第2章图像处理基础
2.1图像
2.2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2.3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及其他变换
2.4小波变换
2.5图像增强
第3章条纹自动处理技术
3.1自动条纹分解技术
3.2采用外差技术读出条纹的方法
第4章相位测量技术
4.1相位测量原理
4.2相位解包
4.3相移装置
第5章数字全息干涉术
5.1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的原理
5.2数字全息记录与重建原理
5.3数字全息干涉术及其应用
第6章电子散斑干涉术
6.1电子散斑干涉的基本原理
6.2电子散斑干涉仪
6.3三维电子散斑干涉仪
6.4电子散斑干涉术的应用
第7章电子错位散斑干涉术
7.1电子错位散斑干涉的原理
7.2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仪
7.3电子错位散斑干涉术的应用
第8章数字相关测量技术
8.1数字散斑相关的原理
8.2相关运算
8.3计算机模拟散斑图
8.4小波减噪
8.5补偿技术
8.6应变测量
8.7采用投影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离面位移
8.8三维数字相关技术
8.9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技术
8.10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的应用
第9章计算机辅助散斑干涉术
9.1计算机辅助散斑干涉的基本原理
9.2提高精度的拟合运算方法
9.3实验测试及方法比较
第10章计算机辅助光弹性应力分析方法
10.1光弹性应力分析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