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
本书已出新版。提供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和学时安排,更新日期:09.7.23

作者:麦永浩、孙国梓、许榕生、戴士剑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

定价:33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93456

出版日期:2009.03.01

印刷日期:2010.07.27

图书责编:魏江江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介绍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和法律地位,指出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特点和业务类型,阐述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原则和过程模型,论述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实施过程,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设备和分析工具,讨论了Windows和UNIX/Linux系统的计算机取证和司法鉴定,探讨了网络取证与司法鉴定、木马取证与司法鉴定和手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最后,本书介绍了笔者亲自主持的几个典型案例。 本书通俗易懂,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本书适用于计算机学院和法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培训教材;对于法学理论研究者、司法和执法工作者、律师、司法鉴定人和IT行业人士,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FX06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083)、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鄂教办[2006]28号)、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公科研[2005]246号)、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公科研[2005]245号),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年)。

计算机取证或计算机法医学(computer forensics)是研究如何对计算机犯罪的证据进行获取、保存、分析和出示的法律规范和科学技术。计算机司法鉴定,是指在涉及计算机的诉讼活动中,计算机司法鉴定人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计算机鉴定意见的活动。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既是一个法学问题,又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问题;既是一个法学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司法实务问题。 计算机证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证据,已经被誉为信息社会的“证据之王”,对此类证据的法律界定在世界各国都尚无定论,但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取证寻找案件线 索,可以通过计算机司法鉴定将计算机证据转化为法定证据,从而在法庭上胜诉定案。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是计算机犯罪审判和量刑关键依据,由于计算机证据具有易修改性、实时性、设备依赖性,又具有可以精确重复性等高科技特性,因此必须将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相结合,研究计算机现场勘查、获取、保全、运用、审查和确认的各环节,以保证计算机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本书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角度研究了计算机证据的收集分析技术,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证据的法律性质、类型、效力以及取证规则。 计算机犯罪是21世纪破坏性最大的一类犯罪,要打击和遏制这种犯罪,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承担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法学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的边缘学 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是当前或不远的将来,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特点。因此,对于计算机学院和法学院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取证...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概论 1

1.1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 1

1.1.1  计算机取证 1

1.1.2  计算机司法鉴定 1

1.1.3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研究现状 2

1.1.4  国内外在该学科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3

1.1.5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和法律地位 6

1.1.6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特点 7

1.1.7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业务类型 8

1.2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原则 9

1.2.1  国内外的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原则评介 9

1.2.2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原则 10

1.2.3  国外的计算机取证过程模型 14

1.3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实施 16

1.3.1  实施步骤 16

1.3.2  计算机证据的显示与质证 19

1.4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的发展趋势及分析 20

1.4.1  主机证据保全、恢复和分析技术 20

1.4.2  网络数据捕获与分析、网络追踪 21

1.4.3  主动取证技术 22

1.4.4  计算机证据法学研究 23

1.5  小结 24

习题 24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计算机取证与分析鉴定相关的法学问题 25

2.1  电子证据概述 25

2.1.1  电子证据的界定 25

2.1.2  电子证据的特点 29

2.1.3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31

2.1.4  电子证据的可采标准 35

2.2  司法鉴定 36

2.2.1  司法鉴定概述 36

2.2.2  司法鉴定人 37

2.2.3  司法鉴...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