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
提供教学课件和期末考试试卷

作者:林红、周鑫霞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电子信息

定价:34元

印次:1-11

ISBN:9787302160670

出版日期:2008.03.01

印刷日期:2021.12.27

图书责编:魏江江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按照1995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着简洁、通俗、先进和实用的原则而精心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电源、数字电路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双稳态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本书每章有小结、习题或思考题,并附有一部分习题答案,便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教学学时为40~70),本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许多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但受限于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该门课所允许的授课学时却越来越少,该教材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编写的。编者在分析了1990年以来出版或再版的若干美国同类教材和国内重点大学的改革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多年来在该门课上的教学体会及在该领域的科研实践体会,力求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出以下的思路和特色。 1. 教材最大限度地删除了对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内部物理过程的数学分析,把注意力放在器件的外部伏安特性、模型和参数上面。这是解决电子技术内容多、学时数少的必要措施,这一做法也被各种新教材所共同采用。 2. 虽然新器件、新电路不断涌现,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不会变化的。教材始终以“讲透概念原理、打好电路基础”为宗旨,对基本概念的讲述一般不压缩篇幅,这是使教材易读的重要措施; 简化公式的数学分析推导过程,使公式简明易记,重在应用。 3. 教材服务的对象是初学者,因此在章节次序的安排上应符合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例如,不为追求“先器件后电路”的系统性,而把器件在前面的章节里就全盘托出,使得学习难度增加。代之以“边器件边电路”的方法,介绍完一种器件,接着就讲它的基本实用电路。放大电路的分析也按照先基础电路后实用变形电路来编排的。 4. 教材有意识地加强了电路模型的概念。电路中的电子器件一旦模型化以后,剩下分析计算的工作依靠电路理论课程的知识来完成,使学生掌...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绪论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1.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1.1本征半导体

1.1.2杂质半导体

1.1.3PN结

1.2半导体二极管

1.2.1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1.2.2伏安特性

1.2.3主要参数

1.3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1.3.1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建模

1.3.2限幅电路

1.3.3开关电路

1.4稳压二极管

1.4.1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工作状态

1.4.2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1.5特殊二极管

1.5.1发光二极管

1.5.2变容二极管

1.5.3光电二极管

小结

习题

第2章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晶体管

2.1.1基本结构

2.1.2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1.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2.1.4主要参数

2.1.5温度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2.2共射极放大电路

2.2.1放大电路的组成

2.2.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3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2.4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指标

2.3图解分析法

2.3.1静态分析

2.3.2动态分析

2.3.3非线性失真

2.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4.1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

2.4.2微变等效电路动态分析法

2.5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2.5.1稳定原理

2.5.2动态分析

2.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6.1静态分析

2.6.2动态分析

2.7多级放大电路

2.7.1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2.7.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2.7.3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计算

2.8功率放大电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