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四大科技 提高人类能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

作者:蔡曙山等译

丛书名: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

定价:52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08686

出版日期:2010.05.01

印刷日期:2011.06.17

图书责编:宋丹青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在21世纪,或者在大约5代人的时期之内,一些突破会出现在纳米技术(消弭了自然的和人造的分子系统之间的界限),信息科学(导向更加自主的、智能的机器),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通过基因学和蛋白质学来延长人类生命),认知和神经科学(创造出人工神经网络并破译人类认知),社会科学(理解文化信息,并可能会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物种,其深远的意义可以媲美数十万代人以前人类首次学会口头语言。NBICS(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社会)的技术综合可能成为人类伟大变革的推进器。 聚合技术(NBIC)以认知科学为先导。因为规划和设计技术需要从如何(how)、为何(why)、何处(where)、何时(when)4个层次来理解思维。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来制造它,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来实现它,最后用信息技术来操纵和控制它,使它工作。

综合时代的认知科学——“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总序蔡曙山蔡曙山,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在第二期“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特设“认知科学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支持这个文理工大交叉的新兴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获得这一项目支持,开始了认知科学跨学科的系统研究。 此时距认知科学在美国建立,已近30年矣。其时认知科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但在中国,它仍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目录”的新兴学科。教育部第二期“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的领导者和主创人员,为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一创举,必将载入中国认知科学发展的史册。 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这一学科相关文献的翻译、编译和出版,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陆续翻译、编译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和文献,结集出版为“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基地建立以来所出版的研究著作,则体现在“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中。“清华大学认知科学译丛”和“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系列丛书”受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和教育部认知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05)共同资助,特此致谢。 一、认知科学的背景、框架和目标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在美国建立。认知科学成为一个学科的三个主要标志是:Harnish, Robert M. (2002) Minds...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编辑提要 总揽一、背景

二、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三、提高人类能力和社会绩效的远景

四、转换战略

五、统一科学和聚合技术之目标

六、主要议题

七、未来展望

八、建议一般陈述和预测计划第一部分 动机和前景主题综述

研究小组:P. 邦德,J. 坎顿,M. 达斯托尔,

N. 金里奇,  M. 赫施拜因,C. H. 休特纳,

P. 库科斯,J. 沃森,  M. C. 罗科,S. 维娜芮,

R. S. 威廉姆斯

专题报告

关于科技聚合的国家策略(C. H. 休特纳) 

聚合技术与竞争(P. 邦德) 

聚合技术的远景展望(N. 金里奇) 

生物、信息、纳米技术间的聚合区域:NASA的纳米技术发端

(S. 维娜芮,M. 赫施拜因,M. 达斯托尔) 

2020年生物医药展望(J. 沃森)

平衡NBIC的投资与机遇(R. S. 威廉姆斯,

P.库科斯)

聚合技术对未来商业与经济的影响(J. 坎顿)

科学与工程发展趋势的一致和分歧(M. C. 罗科)第二部分 提高人类认知和交际能力主题综述

研究小组:W. S. 贝恩布里奇,R. 伯格,J. 坎顿,

R. 高列吉,R. E. 霍恩,P. 库克斯,J. 卢米斯,

C. A. 莫雷,P. 潘茨,B. M. 皮尔斯,J. 珀莱克,

W. 罗宾耐特,J. 斯伯利尔,S. 特克尔,L. T. 威

尔逊

专题报告ⅳ

用以提高人类能力的NBICS(纳米-生物-信息-认知-

社会)聚合: 机会和挑战(J. 斯伯利尔) 

感受器系统工程对提高人类认知和交流能力的理解

(B. M. 皮尔斯) 

纳米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