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03964
出版日期:2009.09.01
印刷日期:2009.08.28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分为8章,讲述了80x86/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组成、寄存器结构、总线时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I/O接口技术、总线技术等内容,融合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概念,讲述详尽、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全面透彻、实例典型。为适应21世纪嵌入式系统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本书加强了数值运算基础、多模块编程技术、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等内容,新增了地址译码电路、8253A、8255A、8259A、ADC0809控制器等典型I/O接口电路的VHDL实现方法等章节,使经典接口技术思想与现代EDA设计接口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习DSP与ARM等嵌入式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4章介绍数值运算基础,80x86/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结构、工作模式,8086/8088 CPU的总线时序、存储器技术、80x86/Pentium指令系统。第5章介绍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6章介绍I/O接口技术和VHDL设计I/O接口。第7章介绍总线技术。第8章介绍模块化编程技术。每章都附有习题与思考题。附录中列出了8086指令系统一览表、通用汇编程序伪指令一览表、DOS功能调用、DEBUG命令、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易犯的错误等,便于读者快速查阅与学习。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本科或专科学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人员自学参考。
微型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在美国研制成功以来,以IBM 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即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Intel 8086/8088 16位CPU发展到当今的64位CPU,并且尚未打破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运算速度提高一倍。IBM PC具有向上兼容性,即后续32位/64位CPU的汇编指令兼容初期低档16位CPU的汇编指令,只要工作在实地址模式下,就能执行16位8086汇编指令。因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常用微机接口芯片8253A、8259A、8255A、138译码器、A/D转换器0809等接口技术教学为主,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BM PC汇编语言系统具有最完备的伪指令集和存储器分段组织结构,可以作为学习21世纪新型嵌入式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和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先进RISC机器,ARM也代表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等普遍采用段分配伪指令、数据定义伪指令等,可以说是对IBM PC汇编语言系统的传承与发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微机原理除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PC的硬件配置外,主要介绍IBM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汇编语言最贴近微机的硬件与接口,通过学习汇编指令与寻址方式,可以加深理解机器指令如...
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
1.1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2计算机中的数与编码方法
1.2.1数制
1.2.2数制之间的转换
1.2.3二进制编码
1.2.4二进制数运算
1.2.5二进制带符号数表示法
1.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1.3.1硬件系统结构
1.3.2软件系统结构
1.4PC的组成结构
1.4.1PC的组成
1.4.2PC的硬件配置
1.4.3主机单元
1.4.4外部设备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80x86/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
2.116位微处理器编程结构
2.1.18086/8088的功能结构
2.1.28086/8088寄存器
2.1.38086/8088系统的存储器组织
2.232位微处理器编程结构简介
2.2.1工作模式
2.2.280x86/Pentium的寄存器组织
2.2.3保护模式下的存储器寻址
2.38086/8088 CPU的引脚功能
2.3.1引脚功能说明
2.3.2最小方式与最大方式
2.48086/8088 CPU的总线时序
2.4.1总线读周期
2.4.2总线写周期
2.4.3中断响应周期
2.4.4系统复位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存储器技术
3.1存储器概述
3.1.1存储器的分类
3.1.2存储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3.2存储器的连接
3.2.1存储器的地址连接
3.2.2存储器的数据线及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