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氧化及其应用——二元酸与聚羟基烷酸

作者:刘祖同 易祖华

丛书名:清华大学学术专著

定价:12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54307

出版日期:2014.10.01

印刷日期:2014.09.30

图书责编:罗健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专门介绍微生物对烃类的有氧代谢和厌氧代谢,并结合有用产物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前五章介绍了烃类的有氧代谢,涉及石油微生物、正烷烃的摄取、烃的微生物氧化、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以及石油发酵的重要产物等内容; 第六章介绍了一个新领域——烃的厌氧代谢; 最后一章详细叙述发酵生产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尤其着重于介绍该领域的一些新亮点。 本书内容新颖,重要资讯引用至书稿完成之时,适合科研人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及参考。

前言 人们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因粮食危机引发的生存悲剧还记忆犹新。当时石油价格很低,从经济角度看,有用石油制品替代粮食作为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的可能性,该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科技工作者,因此,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石油发酵研究热潮,其中以烃类,尤其是烷烃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的发酵研究备受关注。烃类及其衍生物的发酵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代替糖类作碳源生产传统的发酵制品,如单细胞蛋白、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 另一类则是根据烃类自身的结构特点生产相应的代谢产物,其中有与烃类碳架相同的产物,如以脂肪族烃为原料生产的脂肪醇、酸、酯、不饱和脂肪酸、二元酸等,也有烃类碳架断裂后的产物,像用芳香烃作原料开环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己二烯二酸、酮基己二酸等,这些产物用糖类作碳源是很难或根本无法生产的。 要有效地生产烃类氧化的产物,研究微生物氧化烃类的机制和代谢途径是十分重要的。与糖类代谢不同,烃代谢有其特殊性。烃与水介质不相溶,微生物采取什么方式才能使它进入体内?烃分子中不含氧,如何将氧引入分子的初始氧化,是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上,与糖类发酵相比,烃发酵过程中需氧量大大增多,这也是工程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微生物氧化烃类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不会明显积累中间产物,因而要使某种代谢产物得以积累,就要设法阻断某些代谢途径,使之定向地朝我们所要积累的代谢物方向进行。在理论研究上,本书作者对微生物的烃代谢,尤其是正烷烃的两端氧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新的发现,即用生物工程手段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并获得了产一系列二元酸的高产菌株,该研究成果得到国...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利用烃类的微生物及石油酵母菌的鉴定

1.1利用烃类的微生物

1.1.1细菌

1.1.2酵母菌

1.1.3霉菌

1.2石油酵母菌的分类鉴定

1.2.1材料与方法

1.2.2鉴定方法

1.2.3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第2章微生物对烷烃的摄取

2.1生长于溶解的烷烃中的微生物

2.2乳化的或“增溶的”烷烃的摄取

2.3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对生长的影响

2.4微生物因黏附而摄取烷烃

2.5酵母菌摄取烷烃的机制

2.6酵母菌产生的胞外烷烃乳化剂和增溶剂

2.6.1解脂耶氏酵母

2.6.2球拟酵母

2.6.3解脂假丝酵母

2.7细菌摄取烷烃的机制

2.8细菌产生的胞外烷烃乳化剂和增溶剂

2.8.1铜绿假单胞菌

2.8.2乙酸钙不动杆菌RAG1

参考文献

第3章烃的氧化

3.1短链烷烃的氧化

3.1.1概况

3.1.2代谢途径

3.1.3甲烷单加氧酶

3.1.4甲醇脱氢酶

3.1.5甲醛的氧化

3.1.6甲酸的氧化

3.1.7其他短链烷烃的氧化

3.2长链烷烃的氧化

3.2.1末端氧化

3.2.2次末端氧化

3.2.3两端氧化及代谢过程

3.2.4酵母菌对烷烃的代谢

3.3支链烃的氧化

3.4烯烃的氧化

3.5脂环烃的氧化

3.5.1无取代基的环烷烃的氧化

3.5.2烷基取代的脂环烃的代谢及环烷酸的代谢

3...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