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6元
印次:3-1
ISBN:9787302250944
出版日期:2011.04.01
印刷日期:2011.03.25
图书责编:刘志彬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以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讲述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会计学原理,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原理,使读者掌握会计的一些理论知识、会计方法和基本技能。第2部分是财务会计,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的原则和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以及财务报告编制与财务报表分析。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合理,便于学习者灵活组合使用。 本书专为我国高等院校非会计学专业经济、管理类学生编写。它不仅可以作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教学之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非会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用书和自学用书,还可作为MBA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培养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将发挥的作用,并应掌握会计的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均将会计学作为核心课程。 本教材就是专为我国高等院校非会计学专业经济、管理类学生编写的。它不仅可作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教学之用,而且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非会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用书和自学用书,还可作为MBA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合理,便于灵活组合。 在编写本教材时,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 1. 针对性 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不一定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没有必要将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搞得清清楚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为了将来去做会计,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去从事经济管理,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习会计。所以,本书着重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项会计政策和阅读会计报表。基于这一目的,本书在编写时,只注重讲解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处理中各项政策与方法的选择,不求细而全,只求少而精。力争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2. 时效性 会计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会计是一门时效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特别是我国最近十多年来的会计改革充分...
1.1会计的意义
1.2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1.3会计要素
1.4会计等式
1.5会计的分类
第2章会计核算基础
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3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原则
2.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5科目的设置
2.6复式记账法与借贷记账法
第3章会计循环
3.1会计循环概述
3.2经济业务与会计凭证
3.3会计账簿
3.4编制会计报表
第4章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1货币资金
4.2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5章存货
5.1存货概述
5.2存货的取得
5.3存货的发出
5.4存货的清查
5.5存货的期末计价
第6章投资
6.1投资概述
6.2交易性金融资产
6.3持有至到期投资
6.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5长期股权投资
第7章固定资产
7.1固定资产概述
7.2固定资产的取得
7.3固定资产折旧
7.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7.5固定资产处置
第8章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8.1无形资产概述
8.2无形资产的取得
8.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8.4无形资产的处置
8.5其他资产
第9章资产减值
9.1资产减值概述
9.2单项资产减值
9.3资产组减值
9.4总部资产减值
第10章流动负债
10.1负债概述
10.2短期借款
10.3应付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