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2-1
ISBN:9787302296591
出版日期:2012.09.01
印刷日期:2012.09.14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2012年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编写。全书共分为四编三十章,分别为:第一编绪论,包括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理论基本范畴,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第二编总论,包括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刑事证据,刑事证明;第三编程序论,包括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执行,审判监督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刑事赔偿程序;第四编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包括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国际人权法,《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例证风趣、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强,可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或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法律事务相关人员的自学读物。
第二版前言 本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第一版出版后,承蒙同行及读者的厚爱,得到高度认可,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继1996年我国首次修正刑事诉讼法之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14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该决定共111条,修改内容涉及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原则、管辖、回避、辩护制度、强制措施、证据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期间、侦查起诉、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及特别程序等多个方面,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条文达290条。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适应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也涌现了许多新的成果。为了及时反映我国刑事诉讼法立法的发展与变化,吸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依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相应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力求全面、准确地阐释立法的最新变化。 本书第二版撰稿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为序): 宋英辉(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章至第四章。 瓮怡洁(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讲师):第五章、第二十八章。 张建伟(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章、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第二十九章。 郭云忠(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三章至第十 ...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2
第一节 刑事诉讼简述 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简述 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简述 7
第二章 刑事诉讼理论基本范畴 1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12
第二节 刑事诉讼结构 13
第三节 刑事诉讼职能 15
第四节 刑事诉讼价值 16
第五节 刑事诉讼主体 18
第六节 刑事诉讼客体 20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24
第一节 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 25
第二节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26
第三节 公正优先,追求效率 27
第四节 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和审判中立 28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32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3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3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36
第二编 总 论
第五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40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40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48
第六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64
第一节 概述 65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行使 65
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66
第四节 依靠群众 68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69
第六节 法律的平等适用 70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