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89272
出版日期:2012.06.01
印刷日期:2012.06.19
图书责编:邓婷
图书分类:教材
作为一门经济学、管理学与技术工程学相交叉的学科,技术经济学既涵盖了理论性的技术创新规律和特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又包括了技术项目管理实践方面的知识。因此本书将主要内容划分为三篇,即理论篇、方法篇和应用篇。其中,理论篇包括前三章,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原理、动因、组织体系、诱发因素与促进因素等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包括对这种贡献的原理性分析、贡献率的测度等;方法篇包括了第四章~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对技术实践效果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经济效果预测、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单方案经济价值评价、多方案选择,以及不确定情况下的方案评价;应用篇包括第九章~第十一章,主要介绍了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一些特殊情景如固定资产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
何建洪(1973-),男,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高校教龄8年,主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庆科委软科学项目等20余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
前 言 技术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内容体系由三个方面的知识构成,其一是技术创新规律和特征方面的知识,即有关技术创新的原理、动因、组织体系、诱发因素与促进因素等问题。其二是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或影响方面的知识,主要关注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包括对这种贡献的原理分析、贡献率的测度等。一般认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其三是关于技术经济学的应用性知识,主要包括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理念、对技术实践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技术活动经济效果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宏观到微观,包括国家、产业、企业和工程项目等层次的技术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经济学是典型的“经世济民”的应用经济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以及我国将改革开放真正融入全球经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技术经济学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都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都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技术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经济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开设一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导向性显著的课程,并编写出能够适应这种特殊要求的教材。本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将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项目评估与控制、技术经济价值评价、时间价值、技术创新的原理与过程管理、项目投融资基础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将技术创新方法、经济分析思维、技术研发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的特征与性质 1
第一节 技术经济学概论 1
一、技术与经济 1
二、技术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3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4
一、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4
二、国外相关学科概述 6
第三节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7
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8
第四节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程序 9
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9
二、技术经济学分析的程序 10
本章小结 12
思考与练习 12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13
第一节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13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特点 13
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本源 15
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18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的测度 19
一、经济增长理论简述 19
二、技术贡献率测度的生产函数方法 20
三、技术贡献测度的指标体系方法 22
四、因素分离模型与方法 24
第三节 国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国家创新体系 26
一、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提出 26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及内容 27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现实意义 29
本章小结 30
思考与练习 31
第三章 技术创新 32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2
一、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 32
二、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36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