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六年级 下册(黑白版)

作者:徐爱平、沙有威、吴俊杰

丛书名: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教学研究”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系列

定价:6.41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7774

出版日期:2013.12.01

印刷日期:2013.12.25

图书责编:张孟青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套教材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系统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小学和初中各分册教学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连贯。 本套教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等主题贯穿每一课,渗透着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和健康活泼的人文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编写形式上以主题引领任务,以任务驱动应用,以应用带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材通过任务导航、Follow Me、智多星、DIY、知识着陆、视野拓展、创作天地等栏目,启发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强,实用性强,好教好学。 本册教材适用于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使用,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主要介绍了智能机器人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探究性的问题研究和直观易学的图形化编程,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徐爱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1975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少年宫工作,曾任北京市少年宫科技部辅导员、副部长、部长,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副馆长,现在专职从事智能机器人教育研究工作。1979年在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上辅导学生制作的双排键电子琴荣获金奖,单音电子琴获得铜奖,这是我国自己研制设计的第一架电子琴,它不仅开创了青少年的第一,也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2003年4月指导学生首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荣获初级组金奖和银奖。2003年8月带领组员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得机器人游北京中小学组冠军、亚军、季军;机器人全自主赛车冠军、亚军、季军。十年来,辅导学生参加中国区选拔赛共获得一等奖46项,在美国参加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1个;OLYmpiad挑战赛冠军3个;国际机器人搜救比赛第一名3人,第二名2人。1999年率先提出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张,并为此受教育部基础教材编审中心的委托主编了第一本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读物《智能机器人制作入门》,由此拉开了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序幕。2004年、07年分别主持编写了《边学边做——智能机器�》一书和信息技术初中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及教参,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撰写的《校外教育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作用》论文,经过修改2004年选入《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并荣获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978年作为校外教育优秀青年出席了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科技园丁、先进科普工作者等。�

前言 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社30多年来,始终坚持着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发展方向,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教材和科技书。特别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拥有着丰富的专家资源和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出版了各个层次的计算机教材和科技图书,为我国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贡献了一份力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推广,清华大学出版社依托其在这些专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出版了一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于2002年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高中信息技术》和荣获北京市教科院首届优秀教育研究成果奖的《信息技术》初中版教材,以及生动活泼的《信息技术》小学版教材等。 为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配合清华大学教育改革与研究工作,2005年我们出版了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这套教材在各地的教学使用中,以其科学创新的思路和优良的品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本套教材则是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更新改编而成的。本套教材在指导思想上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相互衔接的需要,结合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了内容上的更新。本教材强调积极向上的思想性,重视客观严谨的科学性,依据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出求实创新的实践性,明确各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 编写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信息技术教研人员和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本套教材是他们长期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产物,有较高的质量和较强的实用性。本教材在编写方式上以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单元 结识新伙伴

第1课 认识新朋友  ——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应用与“直行”模块 /2

第2课 无脚走天下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12

第3课 我的本领大  ——循环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合应用/24

第4课 嘹亮的歌声  ——子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发音/32

第2单元 超人的感觉

第5课 忠诚的卫士  ——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 /39

第6课 看谁“躲”得快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与避障运动 /48

第7课 机器人“闹钟” ——亮度传感器的检测与设置 /59

第8课 机器人“扑火” ——亮度传感器的应用与追光运动 /65

第3单元 非凡的智慧

第9课 摩拳又擦掌  ——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 /77

第10课 丢手绢游戏 ——地面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88

第4单元 好友来相聚

第11课 听话的朋友  ——真实机器人声音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96

第12课 跟踪运动战  ——真实机器人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跟踪”运动/106

第13课 向光明进军  ——真实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114

第14课 创意演奏家  ——真实机器人碰撞传感器的检测与应用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