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连达
定价:99元
印次:1-10
ISBN:9787302470366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24.08.27
图书责编:孙元元
图书分类:零售
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以前大木构建筑,各类形式的古建筑保有量更是高居全国之冠,晋南地区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筑不胜枚举,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更是数量极为庞大,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本书按地域划分,以绘画和游记的形式将晋东南、晋南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记录了众多古民居的现状,希望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保护。
连 达 1978年生,定居大连的黑龙江人。新浪微博:走长城画古建的小虎。 古建筑爱好者,曾经徒步考察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及辽宁大部的明长城。其间一年四季在野外长期独自穿越、露营,收集散失的长城碑刻资料,用拍摄、绘画和拓片等方式记录长城现状。 近年常利用业余时间寻访山西各地古建筑,自学绘画进行记录,足迹遍布山西众多市县和乡村,留下了近千幅写生作品。 著有《山西古建写生》《触摸,寺庙:山西土地上那些散落的古建符号》,部分作品曾在书籍《在路上:山西》、大型画册《长城》、期刊《中华遗产》《中国国家地理》、报纸《太原晚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长治日报》《太行日报》《太行晚报》《大同晚报》等处发表。
序1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去看破庙画破庙,那些修缮得很漂亮的古建筑我却不急着去画一画。我之所以会把画破庙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再不去画就有可能看不到了,一次错过很可能就是永远失去。它们等了我几百年,已经无法再等下去了,时不我待啊。” ——连达 给未曾谋面的人的书写序,这是第一次。但对作者我神交已久。很多年前,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常说起这位叫小虎的“驴友”,会画画,喜欢到有古迹的地方去。可无数次徒步活动我们都擦肩而过,未能谋面。后来看过他画的长城、古代建筑等,相当不错,知道他不是单纯的户外徒步爱好者。后来他转送我一本他的书《触摸,寺庙:山西土地上那些散落的古建符号》,没想到他画了那么多,还出了书,才知道他的名字叫连达。从那本书里,我感受到那每幅画和文字说明,似乎都带着他的体温、呼吸和心跳。出自钦佩,我欣然答应了为他的新著写序。这新书,也是他个人考察中用汗水、心血在荒郊野外铸成的。令我涌动出强烈的感慨。因此写下如下的感想,不敢称作序。 看这本书,使人犹如进入一个独特的古建艺术博物馆,一座座寺庙、碑亭、牌坊、戏楼、会馆、民居、古桥……汇成了跨越古今的沧桑画卷。如今山西偏僻的乡村,这些保留下来的古建,并不知名,是被遗忘的角落,很多颓败不堪,岌岌可危,在杂草灌木中挣扎挺立。然而它们却像一个个坐标,连缀出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洪流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精美而破败的古代建筑,也许某一天就会彻底坍塌消失。然而,悲伤中一丝的欣喜,就是连达去了,使建筑在他的笔下顽强地矗立,带着一种悲壮的震撼,也许这是它们最后的画像。 如果让这些坐标消失,就是一种文明的衰落。凝聚着当地的历史记忆的...
第一章 古建山水入画境:浊漳河谷越千年 / 001
01 辛安原起寺 / 002
02 王曲天台庵 / 004
03 实会大云院 / 006
04 车当佛头寺 / 008
05 阳高淳化寺 / 010
06 侯壁回龙寺和夏禹神祠 / 011
07 石城龙门寺 / 013
第二章 郊野楼台话沧桑:长治高平浅寻访 / 019
01 看寺正觉寺 / 020
02 东呈古佛堂 / 021
03 南宋孟家高楼 / 025
04 南宋玉皇观 / 027
05 北宋玉皇庙 / 032
06 神农清化寺 / 033
07 伯方仙翁庙 / 035
08 王报二郎庙 / 038
09 野川关帝庙 / 040
10 米山定林寺 / 042
11 河东甘露庵 / 045
12 建宁济渎庙 / 050
13 西李门二仙庙 / 054
14 郭家庄崇明寺 / 055
15 双泉永乐寺 / 057
16 双泉迎祥观 / 059
第三章 石勒旧迹今安在:走马观花探陵川 / 061
01 礼义崔府君庙 / 062
02 礼义北吉祥寺 / 064
03 平川南吉祥寺 / 067
04 陵川崇安寺 / 069
05 西溪二仙庙 / 071
06 西溪龙王庙 / 074
07 附城陵邑会馆 / 077
第四章 苍茫太行觅仙踪:凤栖高台古泽州 / 081
01 府城关帝庙 / 082
02 府城玉皇庙 / 087
03 小南二仙庙 / 092
04 青莲寺 / 095
05 下川汤帝庙 / 099
06 南石店吕祖坛 / 1... 查看详情
书中不仅收录连达2013至2015年间寻访晋东南、晋南109处古寺庙绘制的185幅写生画,还有十余万字的行记。记文与画相辉映,著录了他的行迹和心迹:他匆匆走过的黎明和黄昏,他眼里古建筑所在的山川、地貌和人,还有他对自己挚爱的山西古建筑保存现状的担忧、惋惜。他的画,肯定准确的斗拱、斑驳的琉璃瓦件、倔强地傲然存在着的残破的屋顶、台阶边的荒草、渺远的山河和辽阔的天空,无不凝结着他对表里山河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