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神奇的地球

作者:冰河 编著
丛书名:惊奇透视百科
定价:29.80
印次:1-1
ISBN:9787302427018
出版日期:2019.01.01
印刷日期:2019.01.14

如何培养孩子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 如何唤醒内心的情感,让学习根植于热爱?这套“惊奇之心-清华少儿科学馆”采取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把平常生活中想看却看不见的事物,用细腻的手绘剖面图呈现出来。书中28个生动的主题讲述了我们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延伸了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发展之路;300多幅精美手绘图,“透视”了生活场景,延伸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有震撼力的超长拉页,让孩子从小世界探寻科学的大秘密! 《神奇的地球》中,地球的内部像什么?地下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和地震是怎样爆发的?地下水都到哪里去了?化石怎么形成的?煤炭、石油、矿脉,地下还藏着哪些宝藏……这是个透明的自然博物馆。 本书立足于科学素养教育,围绕着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呵护和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力,让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终身学习。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繁忙的交通工具

冰河 编著
定 价:29.80元

查看详情
好玩的机械

冰河 编著
定 价:29.80元

查看详情
迷人的植物

冰河 编著
定 价:29.80元

查看详情
城市的秘密

冰河 编著
定 价:29.80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一. 本书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1.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发展素养的关键时期,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中国学生六大素养。
    2. 科学素养教育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本套图书立足于科学素养教育,围绕着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呵护和培养孩子能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和内驱力,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终身学习。
    二. 本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1.本书作者来自各个学科领域专家,并且请博物馆讲解员一起参与策划,既精准选取知识点,又以儿童的视角理解和观察。确立了用逼真的手绘剖面图“透视”平常看不见的事物、帮助孩子多维度地亲近和观察世界的科学理念和编排方式,之后的文本创作、绘画风格、开本装帧设计都围绕以上进行。
    2.这个阶段孩子脑容量和记忆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对知识能理解到什么层面?什么语言风格去描述?哪个角度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什么绘画风格能更好的呈现主题?如何将科学和艺术相融合?如何将这些主题跟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紧密联系?……本书遵循的是儿童的成长规律,是科学核心素养教育。
    三、本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社会影响,适应国家的自主创新和民族复兴战略。
    1.本书荣获“2018年北京市科协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
    2.书中不仅多维度透视科学原理,还讲述了相关的自主创新过程,如地震、海啸、石油开采等等。让孩子了解“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 一. 本书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1.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发展素养的关键时期,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中国学生六大素养。
    2. 科学素养教育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本套图书立足于科学素养教育,围绕着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呵护和培养孩子能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和内驱力,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终身学习。
    二. 本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1.本书作者来自各个学科领域专家,并且请博物馆讲解员一起参与策划,既精准选取知识点,又以儿童的视角理解和观察。确立了用逼真的手绘剖面图“透视”平常看不见的事物、帮助孩子多维度地亲近和观察世界的科学理念和编排方式,之后的文本创作、绘画风格、开本装帧设计都围绕以上进行。
    2.这个阶段孩子脑容量和记忆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对知识能理解到什么层面?什么语言风格去描述?哪个角度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什么绘画风格能更好的呈现主题?如何将科学和艺术相融合?如何将这些主题跟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紧密联系?……本书遵循的是儿童的成长规律,是科学核心素养教育。
    三、本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社会影响,适应国家的自主创新和民族复兴战略。
    1.本书荣获“2018年北京市科协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
    2.书中不仅多维度透视科学原理,还讲述了相关的自主创新过程,如地震、海啸、石油开采等等。让孩子了解“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