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5年中国第六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六)

作者:朱文一、刘伯英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45265

出版日期:2016.09.01

印刷日期:2016.09.30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内容以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遗产理论研究,工业遗产与城市研究,工业遗产案例研究,工业遗产国内外比较研究,工业遗产规划设计研究,工业文化景观研究和工业遗产多学科比较研究。各方面专家、相关政府官员及规划设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提出各自的思考方向与建议,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最新动态。

在研究成果方面,通过系统研究,学术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工业遗产调查研究索引》(2011)、《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2014)、《中国工业遗产名录》(2014)三份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为系统展开工业遗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工业企业进行工业现状资源调查和保护的基础上,多个省市展开了工业遗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了工业遗产的家底。杭州、无锡等城市先后公布了《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北京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导则》。2015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在组织建设上,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IHC-CRAC)作为牵头单位,与TICCIH建立了紧密联系。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7位TICCIH成员、台湾地区有11位;刘伯英(大陆2015年)、林晓薇(台湾地区2009年)当选为TICCIH Board Member。

序 再接再厉、继往开来 共同开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新局面 2015年11月21日至23日,“2015年中国第六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及国外的近300位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围绕“工业遗产的未来”进行学术研讨。 会议共收到72篇论文,有48位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报告,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研讨会邀请到20多家工业博物馆负责人出席,成立了“中国工业博物馆联盟”,通过了中国工业博物馆联盟的《广州宣言》;研讨会首次开辟了铁道遗产专题,针对中东铁路、滇越铁路、滇缅铁路、呼海铁路等铁路遗产的调查、研究和保护进行了专题研讨。本次研讨会继续从城市史、建筑史、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工业遗产;增加了工业建筑结构诊治理论和方法、建筑设计教学,以及遗产地、遗产廊道和工业遗产等内容;并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工业遗产保护实现城市转型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了题为“寻找与守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之路”的主旨报告,从自身对工业遗产的感知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发展的历程,阐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TICCIH Honorary President for life)尤塞比·卡塞洛尼(Eusebi Casanelles)参加大会。作为《下塔吉尔宪章》的执笔人,尤塞比先生曾经为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工业遗产——地域和知识》演讲中指出:工业遗产既...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专题一.理论研究与探讨

基于概念解析的我国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韩.强.王.翅.邓金花 (3)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赖世贤.徐苏斌.刘.静.青木信夫 (8)

天津塘沽南站保护现状调查与价值浅析 徐苏斌.李程远.闫.觅 (19)

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廊道遗产系统价值评估初探——以徐州为例

邓元媛.常.江.杨.帆 (28)

基于价值辨析的工业遗产认定策略——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规划为例

周.伟.王琳峰 (37)

近代中国重工业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研究——以煤炭、钢铁和船舶修造业为例

于.磊.青木信夫.徐苏斌 (50)

“一五”时期吉林省工业遗产的调查与价值评价初探 莫.畏.何.茜 (60)

工业遗产文物保护规划问题探析 李松松.徐苏斌.青木信夫 (74)

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城市存量规划目标 徐苏斌.仲丹丹 (81)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既往成果研究 张家浩.徐苏斌.青木信夫 (86)

专题二.区域及城市工业遗产研究

西安工业区的蜕变与再规划  王西京.朱新苗.陈.洋 (99)

“以诗人的情怀经营城市”——工业文化景观视野下的张謇与近代南通整体保护

   邵耀辉 (112)

城市更新中的武汉近现代工业遗产——以武汉市(推荐)一级工业遗产为例

李.沐.周.卫 (125)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  贾.超.郑力鹏 (134)

产业遗产保存与再生的社会融入和公众参与——以台湾为例

   张雨奇.胡.莲.徐苏斌 (144... 查看详情

在研究成果方面,通过系统研究,学术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工业遗产调查研究索引》(2011)、《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2014)、《中国工业遗产名录》(2014)三份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为系统展开工业遗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工业企业进行工业现状资源调查和保护的基础上,多个省市展开了工业遗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了工业遗产的家底。杭州、无锡等城市先后公布了《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北京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导则》。2015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组织建设上,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IHC-CRAC)作为牵头单位,与TICCIH建立了紧密联系。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7位TICCIH成员、台湾地区有11位;刘伯英(大陆2015年)、林晓薇(台湾地区2009年)当选为TICCIH Board Member。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