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69865
出版日期:2017.06.01
印刷日期:2017.06.19
图书责编:周菁
图书分类:零售
人口老龄化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进入健康长寿型经济社会的社会常态,需要按照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和约束条件组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形成代际和谐的供求关系,作者将其定义为银色经济。 本书从银色经济定义、银色经济发展战略、嵌入式养老服务、医养服务PPP模式和全球适老化社会建设共识五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这个问题,是学者、政策制定者、从业者学习参考用书。
在银色经济时代,人们的一生有白发50年和黑发50年,要大力发展身心健康产业,改善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提高劳产率,以科技推动经济;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和提高购买力,以消费拉动经济。大力发展嵌入老年人身心、家庭、社区、机构和城市的医养服务,增强人们的健康生活机能和补充家庭养老的功能。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物,主要适用于老化失能的人群。在国际社会,已有一系列公约在呼吁人们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帮助人们从离家养老回归居家养老,以强化亲情孝道和降低养老成本。中国需要借鉴经验与吸取教训,一要照顾好当代老人;二要全周期地保护人民健康和发展嵌入式医养服务,延续劳动人口红利和开发老龄人口红利,改变“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局面,增加国家竞争力,迎接人类第三大财富波。
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老化,而是社会进步。农业经济为解决温饱问题追求GDP总量,人均寿命达到40~50岁;工业经济为解决发展问题追求GDP速度,人均寿命达到60~80岁;健康经济为解决生命质量问题追求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人均寿命可能达到90~120岁。健康长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应当基于健康长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组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活动及其供求关系,即银色经济。 在银色经济时代,人们的一生有白发50年和黑发50年,要大力发展身心健康产业,改善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提高劳产率,以科技推动经济;改善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和提高购买力,以消费拉动经济。大力发展嵌入老年人身心、家庭、社区、机构和城市的医养服务,增强人们的健康生活机能和补充家庭养老的功能。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物,主要适用于老化失能的人群。在国际社会,已有一系列公约在呼吁人们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帮助人们从离家养老回归居家养老,以强化亲情孝道和降低养老成本。中国需要借鉴经验与吸取教训,一要照顾好当代老人;二要全周期地保护人民健康和发展嵌入式医养服务,延续劳动人口红利和开发老龄人口红利,改变“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局面,增加国家竞争力,迎接人类第三大财富波。 本书基于“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理论,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老龄社会发展常态与战略。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银色经济的内涵与外延、银色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的主要措施和经验;第2章描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中国银色经济发展指数构建、中国银色经济战略和行动计划;第3章研究嵌入式养老服...
第1章银色经济3
1.1银色经济的内涵与外延问题3
1.1.1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3
1.1.2谁是老人4
1.1.3总和生育率5
1.1.4人口寿命统计数据5
1.1.5老年系数与代际关系6
1.1.6老龄社会发展时间表6
1.1.7医养税费机制8
1.1.8养老金领取机制8
1.1.9老龄社会文化和养老模式12
1.1.10嵌入理论及其嵌入式养老服务12
1.1.11从劳动人口红利到老龄人口红利13
1.1.12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14
1.1.13老龄人口的消费能力14
1.1.14医疗保障与大健康供给与需求15
1.2银色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战略17
1.2.1技术进步与人文进步并重,健康产业促进健康17
1.2.2经济速度与经济质量并重,以人为本维护健康18
1.2.3教育改革与技术创新并重,素质教育推动健康20
1.2.4就业开源与福祉改善并重,代际和谐保障健康20
1.2.5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重,社会企业服务健康21
1.2.6家庭生育与国家人口规划并重,计划生育支持健康长寿21
1.2.7终生自立与家庭社会养老并重,幸福家庭实现健康长寿22
1.3发达国家的主要措施和经验22
1.3.1广泛开展人口教育和培育老龄社会文化23
1.3.2将人口和老年贫困纳入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4
1.3.3实现家庭生育与国家人口规划联动的计划生育政策25
1.3.4提高国民就业参与率以改善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