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智能卡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王爱英教授写作,了解物联网和智能卡比较全面的一本书。

作者:王爱英

丛书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94560

出版日期:2019.01.01

印刷日期:2018.10.26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卡、射频识别标签、传感器等设备组成的,设备与设备或网络之间,可通过固定导线或空中射频接口传送数据。 智能卡是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前驱,在中国居民身份证、金融卡和手机SIM卡的发行量早已超过几十亿张,在技术、功能、安全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可供RFID借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射频信号的处理与频段分配,智能卡、RFID标签和传感器的硬件结构,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系统与测试,空中传输信号的防冲突方案,纠错、识别、安全和防欺诈措施、国际标准,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和创新。 本书主要提供给高等院校的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和物联网等专业作为技术基础课的教材。

1. 介绍计算机(芯片、逻辑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IC卡(集成电路卡)、智能卡、RFID卡(射频识别卡)和物联网的应用打好基础。2. 智能卡广泛应用于手机、居民身份证、银行卡和其他领域中,且在国内或国际上使用。在本书中对卡的结构以及芯片和卡内操作系统、非接触式IC卡的防冲突问题、国际标准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3. 物联网釆用智能卡、射频识别标签、传感器等设备,在设备与设备(或网络)之间通过固定导线或空中结构传送数据。在书中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空中接口标准、传感器和传感网。4.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从2G~5G)、互联网十、中国制造2025、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和其他应用的规划、实现和创新。

序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发行了30余种,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数学、专业技术基础和专业等课程的教材,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是一批至今发行数量很大并赢得广大读者赞誉的书籍,是近年来出版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中影响比较大的一批精品。 本系列教材的作者都是我熟悉的教授与同事,他们长期在第一线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批很受本科生和研究生欢迎的任课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不仅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还需要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前沿的正确把握和了解。正因为本系列教材的作者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了这批高质量优秀教材的产生。可以说,教材是他们长期辛勤工作的结晶。本系列教材出版发行以来,从其发行的数量、读者的反映、已经获得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的奖励,以及在各个高等院校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上,都可以看出本系列教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效益。 计算机学科发展异常迅速,内容更新很快。作为教材,一方面要反映本领域基础性、普遍性的知识,保持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需要跟踪科技的发展,及时地调整和更新内容。本系列教材都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及时地做到这一点。例如,王爱英教授等编著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5版)》、戴梅萼教授等编著的《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都已经出版了,严蔚敏教授的《数据结构》也出版了第三版,使教材既保持了稳定性,又达到了先进性的要求。 本系列教材内容丰富,体系结构严谨,概念清晰,易学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于教学与自学,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系列教材中多数配有丰富的习题集、习题解答...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论1

1.1计算机的应用1

1.2智能卡、射频识别标签与读写器1

1.3安全问题3

1.4国际标准5

1.5物联网的诞生与发展6

1.6智能卡与RFID标签的架构7

1.7本书的内容简介9

习题9

第2章计算机、互联网11

2.1计算机系统11

2.1.1计算机组成11

2.1.2操作系统12

2.1.3数字逻辑电路13

2.1.4IC卡与外界的联系、智能卡命令中的逻辑通道15

2.2计算机网络16

2.2.1计算机应用的4个阶段16

2.2.2互联网16

习题18

第3章IC卡信息编码(数据元、数据对象和文件)19

3.1基本编码规则(BER)19

3.1.1编码结构(BERTLV)19

3.1.2通用类、应用类和上下文相关类的编码21

3.2IC卡使用的数据对象22

3.2.1数据对象的格式22

3.2.2数据对象的标记分配22

3.2.3编码举例25

3.3IC卡的文件系统25

3.3.1文件的种类25

3.3.2文件选择方法、数据表示形式和文件控制信息26

习题29

第4章接触式IC卡的触点、电信号和传输协议30

4.1接触式IC卡的触点位置和功能30

4.2异步传输的复位应答ATR31

4.3同步传输的电信号和复位应答39

4.4逐步被IC卡取代的磁卡41

4.4.1磁道信息编码41

4.4.2金融交易卡42

习题44

第5章安全和鉴别46

5.1身份认证46

5.1.1凭证+密码46

5.1.2生物特征识别47

5.2智能卡与互联网的通信安全与保密49

5.3密... 查看详情

1. 介绍计算机(芯片、逻辑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IC卡(集成电路卡)、智能卡、RFID卡(射频识别卡)和物联网的应用打好基础。
2. 智能卡广泛应用于手机、居民身份证、银行卡和其他领域中,且在国内或国际上使用。在本书中对卡的结构以及芯片和卡内操作系统、非接触式IC卡的防冲突问题、国际标准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3. 物联网釆用智能卡、射频识别标签、传感器等设备,在设备与设备(或网络)之间通过固定导线或空中结构传送数据。在书中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空中接口标准、传感器和传感网。
4.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从2G~5G)、互联网十、中国制造2025、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和其他应用的规划、实现和创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