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其桂 主编,梁祥 刘锋 副主编
定价:79.8元
印次:1-4
ISBN:9787302593713
出版日期:2022.01.01
印刷日期:2025.04.15
图书责编:李磊
图书分类:零售
这是一本写给零基础学编程读者的入门书。本书通过一个个独立的项目,让读者掌握Python语言编程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打开编程世界的大门。这也是一本写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书,它可以引领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式学习的路径与方法。 本书以Python编程语言为内容进行项目式学习,形成了项目式学习的一套流程,其主要分为项目名称、项目准备、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支持、项目提升和项目拓展。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翔实,语言精练,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易于自学。其主要内容包括Python编程入门、Python编程基础、Python程序控制、Python数据类型、Python数据结构、Python函数编程、Python编程算法、Python项目实战。 本书适合对编程感兴趣的中小学生以及不同年龄的初学者阅读,也适合家长和老师作为指导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教程。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从1997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编写出版计算机图书100多本,编写中小学、高校教材数十本。
前 言 这是一本写给零基础学编程读者的入门书。本书通过一个个独立的项目,让读者掌握Python语言编程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打开编程世界的大门。这也是一本写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书,它可以引领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式学习的路径与方法。 1. 为什么学编程 简单地说,学编程不是都为了成为程序员,而是通过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会如何去思考,通过编程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互联网、信息化、人工智能……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编程。编程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学习编程可以学会如何创造性思考、协同学习和逻辑推理,提高做事的计划性,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社会,认识信息、理解信息、驾驭信息,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习编程。因此,编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编程将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 在未来世界中,编程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基本能力,就像今天一个上过学、读过书的人要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一样。 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作为核心素养之一,虽然编程不是培养计算思维的唯一途径,但肯定是最重要的途径。 2. 为什么学Python编程 在通过教育部审查的5套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数据与计算》中,均将Python作为编程语言。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对Python有一定的研究才能胜任教学,学生也需要将Python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 Python是一门非常优秀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功能强大、兼容性好、可移植,有相对较少的关键字、结构简单,有定义明确的语法,简单易学。Python已...
1.1 程序与编程 2
1.1.1 了解程序 2
1.1.2 了解编程 4
1.2 编程的工具 8
1.2.1 下载与安装 Python软件 8
1.2.2 认识与设置Python环境 10
1.2.3 输入与保存Python程序 14
1.2.4 运行与调试Python程序 17
1.3 编程算法 20
1.3.1 了解算法 20
1.3.2 算法描述 25
第2章 Python编程基础
2.1 标识符和保留字 31
2.1.1 标识符 31
2.1.2 保留字 33
2.2 常量与变量 37
2.2.1 常量 37
2.2.2 变量 39
2.3 输入与输出 42
2.3.1 输入 42
2.3.2 输出 45
2.4 运算符和表达式 48
2.4.1 运算符 48
2.4.2 表达式 50
2.5 语法规范 54
2.5.1 代码格式 54
2.5.2 代码注释 57
2.6 程序调试 59
2.6.1 错误类型 59
2.6.2 调试方法 63
第3章 Python程序控制
3.1 分支结构 68
3.1.1 单分支结构 68
3.1.2 双分支结构 71
3.1.3 多分支结构 76
3.2 循环结构 80
3.2.1 while循环结构 81
3.2.2 for循环结构 85
3.2.3 循环嵌套结构 89
3.3 跳转语句 93
3.3.1 break语句 93
3.3.2 continue语句 98
第4章 Python数据类型...
60多个好玩、有趣的项目案例,结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图文精细标注
使用图片替换了大部分的文字说明,图解思路与步骤,一-目了然,简单易懂。
资源配套完备
提供所有案例的素材、源文件,以及项目拓展的答案、PPT课件,并且录制了微课视频,可扫描二维码下载或在线学习。
教师同步教学
参与的作者有省级教研人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包括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