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写作
随书附赠配套课件,获取地址见书前言二维码。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作者:主编:李小菊 副主编:袁益梅 陈立恒 滕志朋 许小燕 陈贻琳 宋晓冬

定价:59.8元

印次:1-6

ISBN:9787302624738

出版日期:2023.04.01

印刷日期:2025.01.02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大学语文与写作》在知识架构上涵盖了语言文学和应用写作两方面的内容,既注意语文知识教育,又注重写作能力培养,融审美性与实用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本书由语言文学篇、应用写作篇和附录三大模块构成。 语言文学篇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编排,每一章都有文化与文学概述部分,力求较为客观地描述各个时段的精神风尚、文化思想特征及文学特色,使学生能够对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文化、文学发展脉络有清晰、整体的认知,以增强文化自信,养成通达之人格。选文部分是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原则下,力求与各时段文学及文化演变的主要特征相契合,同时尽量避免与中学语文课本篇目重复,精选各时段富含人文精神的经典作品。内容涵盖了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的中外作家作品,包括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文体。每篇选文均附有题解、注释、阅读提示、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地亲近母语,了解中外文学概貌,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应用写作篇在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计划、总结、求职信、学术论文、申论、党政机关公关等几种常用文体,以例文导读和写作实训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附录是学生学习本书必备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时参考,以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语文与写作》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的通识课教材,也可供文学爱好者阅读欣赏和参考。

牛竞凡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职务、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年龄:43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学历:复旦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中法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 研究成果:学术专著《对话与融合:程抱一创作实践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译著两部,参编《实用大学语文》教材等。主持哈工大(深圳)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大学语文》。

前 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发挥文化铸魂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力。 大学语文课程和应用写作课程,在全国许多高校都有开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用写作能力,也有部分高校将这两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在国家和全民日益重视“大学语文与写作”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我国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与写作这门课程的需要,我们在以往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和应用写作教材的基础之上,立足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新编写了大学语文与写作教材,以方便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是面向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文化课,它的教学目标应是: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培养起对母语深厚的感情,为优雅的汉语而沉醉,激发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能够独立思考、理解、评价自己阅读过的作品,寻找到精神家园;能够创作结构严谨而有深度的文章,具有准确而精致地使用汉语语言的素养;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语言文学篇

第一章  先秦文化与文学 1

先秦文化与文学概述 1

山海经 2

诗经 4

老子 9

论语 12

非攻(上) 13

至乐(节选) 15

楚辞 18

礼记 • 大学(节选) 22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文学 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文学概述 24

汉乐府 27

史记 • 游侠列传(节选) 29

古诗十九首 35

洛神赋 37

陶渊明诗二首 42

世说新语 44

别赋 46

文心雕龙 • 知音 50

第三章  唐宋文化与文学 53

唐宋文化与文学概述 53

春江花月夜 62

李白诗三首 64

杜甫诗二首 66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68

王维诗二首 69

塞下曲 71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72

遣悲怀三首(其一) 73

上阳白发人 74

无题二首(其一) 76

李煜词二首 77

踏莎行 78

柳永词二首 79

苏轼诗词二首 81

满庭芳 • 山抹微云 82

李清照词二首 84

辛弃疾词二首 85

病起书怀 88

第四章  元明清文化与文学 90

元明清文化与文学概述 90

南吕 • 一枝花 • 不伏老 92

长亭送别 95

青梅煮酒论英雄 99

游园惊梦 100

潘金莲害死官哥儿 105

婴宁 109

却奁 115

抄检大观园 118

第五章  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 123

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概述 123

伤逝 125

凤凰涅槃 135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40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145

雷雨(...

"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是面向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文化课,它的教学目标应是: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培养起对母语深厚的感情,为优雅的汉语而沉醉,激发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能够独立思考、理解、评价自己阅读过的作品,寻找到精神家园;能够创作结构严谨而有深度的文章,具有准确而精致地使用汉语语言的素养;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知识架构上涵盖了语言文学和应用写作两方面的内容,既注意语文知识教育,又注重写作能力培养,融审美性与实用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本书由语言文学篇、应用写作篇、附录三大板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