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数据中继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前沿出版工程·中国航天空间信息技术系列丛书

作者:何平江、樊士伟、蔡亚星(主编);张翠平、王海红(副主编)

丛书名:中国航天科技前沿出版工程·中国航天空间信息技术系列

定价:2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83370

出版日期:2021.12.01

印刷日期:2021.12.13

图书责编:程洋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系统地介绍了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包括系统组成、传输体制、通信协议、信道特性、链路预算以及星间链路捕获跟踪技术;着重描述了中继卫星、地面运控系统和用户终端的组成、功能和性能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地面站性能测试、用户终端入网验证测试、中继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步骤。最后,探讨了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适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通信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何平江,1951年生,研究员,1976年毕业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卫星通信中继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多个卫星通信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享受政府特殊律贴。

前言 卫星数据中继系统是利用高轨道卫星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等用户目标进行跟踪测轨和转发数据的空间信息传输系统。它具有轨道覆盖率大、传输的数据速率高、实时性强、同时服务的目标多等特点,是重要的空间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它在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卫星测控通信等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 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工作频段以及所提供的业务服务。第2章主要介绍了卫星数据中继系统中的传输体制,包括多址方式、分配方式、编码方式、调制方式和扩频方式。第3章主要介绍了空间段数据传输涉及的通信协议,给出了常规在轨数据系统和高级在轨数据系统的数据结构以及空间数据安全的机制和实现方式。第4章在分析空间电波传播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空间链路的性能参数、预算方程和设计的一般步骤,并给出了链路预算实例。第5章分析了中继卫星信道特性的不理想对数据传输的影响,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第6章在简要介绍卫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继卫星总体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和捕获跟踪系统的主要功能、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最后介绍中继卫星有效载荷的标校方法。第7章重点介绍了地面终端站、多站测距系统、在轨测试系统、中继卫星天线标校系统和运行控制中心的主要功能、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8章重点描述了用户终端的天线、射频、基带、接口等模块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第9章分为星间链路捕获跟踪和全程链路建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星间链路捕获跟踪的基本概念和策略,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全程链路建立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过程,给出了全程链路信令传...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论

1.1卫星数据中继系统基本概念

1.1.1卫星数据中继与卫星通信的区别

1.1.2链路和多址的概念

1.1.3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1.1.4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主要特点

1.2系统工作使用的频率

1.2.1无线电频谱划分

1.2.2频段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2.3我国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工作频段

1.3卫星数据中继系统业务和应用

1.3.1系统提供的业务服务

1.3.2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应用

1.4卫星数据中继系统发展现状

1.4.1国外发展现状

1.4.2国内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数据传输体制

2.1多址方式

2.1.1概述

2.1.2频分多址方式

2.1.3时分多址方式

2.1.4码分多址方式

2.1.5空分多址方式

2.2信道分配方式

2.2.1预分配方式

2.2.2按需分配方式

2.3信道纠错编码方式

2.3.1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2.3.2BCH码

2.3.3RS码

2.3.4CRC码

2.3.5卷积码

2.3.6卷积+RS级联码

2.3.7Turbo码

2.3.8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2.3.9数据序列加扰

|目录

目录|

2.4数字信号调制方式

2.4.1基本概念

2.4.2二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

2.4.3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

2.4.4八进制相移... 查看详情

《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系统介绍了卫星数据中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是适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通信技术人员的学术专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