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
记录了中国疼痛医学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政府为民众疾苦负责的大国形象。

作者:樊碧发

定价:6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64256

出版日期:2020.10.01

印刷日期:2020.10.22

图书责编:肖军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疼痛学分会本书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联合组织编写,记录了中国疼痛医学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解读了中国政府为解决民众疾苦,在国际上首次由政府颁布文件在二级以上医院成立疼痛科,为了疼痛科的发展,中国卫生主管部门颁发一系列文件支持疼痛医学的发展; 目前中国疼痛科的注册医生人数和治疗患者数载国际上数量最多,部分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学术水平处于领先位置,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为民众疾苦负责的大国形象。

樊碧发,主任医师。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 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疼痛疾病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

前  言 FOREWORD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叠加,慢性疾病的防治得到政府和人民前所未有的重视。疼痛问题,因其普遍性和多发性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慢性疾病。由于慢性疼痛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焦虑、失眠、忧郁甚至自杀倾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居民家庭的幸福指数。 以韩济生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代疼痛诊疗专家学者们认识到,必须开创独立的疼痛科,才能真正造福广大饱受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2007年7月16日,卫生主管部门签发227号文件,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增设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确定疼痛科的诊疗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疗。随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与深化,疼痛学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几代疼痛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奠定了我国疼痛学科的坚实基础,经过长期的努力与不懈探索,我国疼痛学科不断创新和深化,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着力构建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然而,由于疼痛疾病遍布包括骨科、皮肤科、神经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科、康复科等科室,同时医生存在认知不同,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医院疼痛科室建设不足,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要面对知晓率低、诊疗率低等挑战。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使命,在历史关键时刻如何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总结疼痛学科的成功经验;聚焦学科发展,挖掘更深层的重大学术理论;定标学术方位,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深刻化。因此,总结制定一部承前启后的综合研究报告,则成为当代疼痛人的新作为,推动学科发展迫切新要求,解决人民群众健康医疗需求的新使命,“深、实、细、准”地...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CONTENTS

政策篇

第一章 政策需求分析............................................................................002

第一节 疼痛的历史、现况和发展趋势........................................002

第二节.疼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030

第三节 我国疼痛医学主要问题的政策根源分析........................044

第二章 我国疼痛防控发展战略框架及主要政策建议........................058

临床篇

第三章 背景...............................................................................066

第一节 疼痛认知的发展................................................................066

第二节 中国疼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067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疾病负担............................070

第四章 发现疼痛.................................................. 查看详情

国家级学会的蓝皮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