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1581
出版日期:2024.08.01
印刷日期:2024.08.13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等四个部分。《离散数学》分为7章,分别介绍离散数学的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关系、函数、图论和特殊图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给出大量例题的讲解和练习的实操,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培养读者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 《离散数学》内容阐述上力求严谨、翔实,论述严格,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 "
薛占熬,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专家,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专家库成员,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9篇,其中,SCI收录13篇,EI收录20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主持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自然基金项目等5项。《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杂志审稿人。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粗糙集理论、模糊集理论、智能决策理论。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历程。作为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之一的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它充分描述计算机离散性的特点,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类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计算机类学生的必修课,可以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重要的、扎实的理论基础。 离散数学主要包含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等四部分基础内容,介绍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大量地应用在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 借助于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之机,结合新工科,我们对离散数学课程进行了梳理,并编写出本书。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 从数理逻辑出发,将离散数学的主要内容(数理逻辑、集合与关系、图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数理逻辑贯彻始终,使内容前后呼应,且各部分内容又相对独立。 (2) 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论述,在内容阐述中力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介绍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定义及定理证明,并...
第1章 命题逻辑 1
1.1 命题符号化和联结词 1
1.1.1 否定 2
1.1.2 合取 3
1.1.3 析取 3
1.1.4 条件 4
1.1.5 双条件 5
习题1-1 5
1.2 命题公式及等价公式 6
1.2.1 命题公式的概念 6
1.2.2 命题定律 7
1.2.3 等价置换 8
1.2.4 基本等价命题公式 9
习题1-2 10
1.3 重言式和蕴含式 11
1.3.1 重言式 11
1.3.2 蕴含式 12
1.3.3 蕴含的性质 13
习题1-3 14
1.4 其他联结词与最小联结词组 14
1.4.1 其他联结词 15
1.4.2 最小联结词组 16
习题1-4 17
1.5 对偶式与范式 17
1.5.1 对偶式 17
1.5.2 范式 18
习题1-5 24
1.6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25
1.6.1 真值表法 25
1.6.2 直接证法 26
1.6.3 不相容 27
1.6.4 CP规则 28
习题1-6 29
1.7 命题逻辑的应用 30
1.7.1 电路设计 30
1.7.2 数学建模 32
1.7.3 算法代码 33
习题1-7 36
第2章 谓词逻辑 37
2.1 谓词与量词 37
2.1.1 谓词 37
2.1.2 量词 39
习题2-1 40
2.2 谓词合式公式 40
习题2-2 41
2.3 约束变元与自由变元 42
2.3.1 换名规则 43...
●强调创新: 本书被评为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其编写侧重专业知识的逻辑关系描述,将离散数学的主要内容(数理逻辑、集合与关系、图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数理逻辑贯彻始终,使内容前后呼应,且各部分内容又相对独立。
●强化基础: 本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论述,在内容阐述中力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在介绍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定义及定理证明时,配备适量习题供读者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夯实数学
基础。
●实用性强:本书结合新工科的特点,采用“ 理论知识”+“算法”+“应用”的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套有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模拟试卷、习题参考答案等数字资源,方便教师授课,也便于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