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创新工程师版)
创新,发明原理,TRIZ,理想解,S曲线,矛盾矩阵,创新工程师,知识产权。提供课件、习题及答案

作者:周苏、杨松贵

定价:8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29139

出版日期:2023.05.01

印刷日期:2025.01.10

图书责编:张玥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引领,方法先行。 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投入毕生精力,致力于创新研究。他率领团队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TRIZ。长期以来,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多次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 本书从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学习出发,面向“创新三师”(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创新咨询师)的理论学习,涉及内容翔实,知识全面。全书包括TRIZ基础,创新思维技法,系统分析方法,发明原理与应用(包括提高系统协调性的发明原理、消除有害作用的发明原理、改进操作和控制的发明原理、提高系统效率的发明原理),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物理矛盾与分离方法,物场分析与标准解,S曲线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功能导向搜索,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颠覆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等。本书共15章和7个内容丰富又实用的附录,是一本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全书各章都精心设计安排了习题环节,实用性强,把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的概念、理论和技术知识融入实践中,帮助读者加深认识和理解,熟悉创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作为学习辅助,书后附录提供了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国家创新工程师培训、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学习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主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

TRIZ创新方法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推广,经过多年的努力,正在为国人所重视。如今,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一些高校已经启动相关课程的设置,以求在青年学生中加大学习和应用TRIZ创新方法的力度。本书TRIZ创新理论,内容丰富全面,通俗易懂,并理论联系实际,包含了丰富的创新研究与应用案例。

前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引领,方法先行。 本书第1版自2015年出版发行以来,经过2018年的第2版,始终得到全国范围内“创新三师”(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创新咨询师)理论学习和高校相关课程的广泛采用,深受教师、学员、学生的欢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据多年教学与应用实践,这本创新工程师版与时俱进,在前面版本的基础上作了修订和调整。重点提升了以下几方面。 (1) 进一步重视40个发明原理的学习,提倡深入理解发明原理及其应用的指导原则,将发明原理的知识调整为4章,供学者选读研习。 (2) 重视对功能导向搜索的学习引导,介绍功能导向搜索与科学效应的结合,加强了科学效应知识的完整性。 (3) 进一步完善各章的知识内容,努力做到知识全面而正确,表述流畅清晰。 (4) 全面丰富了各章的标准选择题,促进学者自主学习,自我考评,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创新驱动,由跟随到引领,加速创新发展提供更新、更好的方法。 实践表明,运用TRIZ创新,能够帮助人们突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方向。人们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彻底解决问题,并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TRIZ是一种方法学,理论上可以解决多领域的问题。本书包括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TRIZ原理和工具的介绍和运用TRIZ原理解决创新问题的一些实践案例,是一本学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本书得到浙大城市学院、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维拓工...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TRIZ基础1

1.1发明与创新的基础概念1

1.1.1发现和发明2

1.1.2创造与创新3

1.1.3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5

1.2TRIZ的起源与发展5

1.2.1经典TRIZ的理论体系结构6

1.2.2TRIZ的发展历程6

1.3发明的五个级别8

1.3.1发明的创新水平8

1.3.2发明级别的划分10

1.3.3发明级别划分的意义12

1.4TRIZ的核心思想13

1.5TRIZ的未来发展14

1.6国家标准: 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部分)15

1.6.1应用能力一级的要求15

1.6.2应用能力二级的要求16

1.7习题16第2章创新思维技法19

2.1创造性思维方式19

2.1.1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9

2.1.2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22

2.1.3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24

2.1.4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24

2.1.5问题转换26

2.2整体思考法27

2.3多屏幕法29

2.3.1普通多屏幕法29

2.3.2高级多屏幕法32

2.4STC算子34

2.5RTC算子35

2.6金鱼法36

2.7小人法39

2.7.1目的39

2.7.2应用步骤39

2.8最终理想解方法40

2.8.1理想度41

2.8.2理想系统41

2.8.3最终理想解42

2.8.4理想化方法的应用43

2.9习题45第3章系统分析方法48

3.1系统与系统思维48

3.1.1系统层级48

3.1.2系统思维49

3.1.3系统分析50

3.2功能分析52

3.2.1功能52

3.... 查看详情

"本书从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学习出发,面向“创新三师”(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创新工程师)的理论学习。共15章和7个附录,是一本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配套微课教学视频,配套学习资源,读者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获取。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