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浅说
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来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普通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正统解释。本书的价值在于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的《量子力学》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的教材。而且,对于学习量子力学的学生和老师,从事自然科学相关工作的以及普通的热爱科学的人士也有参考意义。

作者:朱梓忠

丛书名:悦读科学丛书

定价:5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5718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05.09

图书责编:鲁永芳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普通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正统解释。本书追求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朱梓忠,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在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博士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和能源部Ames实验室博士后。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台湾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计算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主持过863项目子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0篇。著有《1小时科普量子力学》,《从零开始的量子力学》(繁体字版,台湾)等。

前 言 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建议下,在作者《1小时科普量子力学》一书的基础上,专门针对非物理专业的读者而改写的,意图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的“量子力学”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的教材。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20 世纪人类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它们的哲学基础是最深刻的自然哲学基础。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有很多事物如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密钥以及量子隧穿等,都含有非常新奇的量子力学概念。想要理解这些名词,掌握一部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就变得很有必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不至于闹出“纳米是大米的一种”这样的笑话。很多人都听说过“量子”二字,但是对其意义却困惑不解。 我们现在知道,“牛顿力学在微观世界里有时是不对的”,那么它错在哪里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说明的是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不对了。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解释牛顿三个运动定律有时候是不对的开始(本书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就涉及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石与量子力学的基石的不同。大家应该明白,说牛顿力学有时候不适用了(或错了),完全不是说牛顿不够伟大,这只是历史的缘故。在牛顿时代,如果你真的写出了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波动方程,它根本就没有地方得到验证。而在物理学界,没有办法验证的理论是会被忘却的。牛顿在四大领域有伟大的贡献: ①发明了微积分; ②由于微积分的发明而写出了万有引力公式; ③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即三大定律等); ④光学方面的许多重要贡献。任何一个人做出以上任一项成就都将名垂青史,更何况牛顿同时做出了这么多伟大的贡献。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有一句名言: 大自然这本书...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章引论

1.1总论

1.2量子

1.3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

1.4什么时候必须用到量子力学

1.5量子力学的学习方法

思考题

第2章经典物理学的困境

2.1牛顿三个运动定律遇到了问题

2.1.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讨论

2.1.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讨论

2.1.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

2.2量子论创立之前的经典物理学

2.3经典物理学遇到的困难

思考题

第3章旧量子论时期

3.1新世纪来临: 普朗克的突破

3.2光电效应

3.3玻色对量子论的贡献

3.4有核原子模型

3.5玻尔的原子理论

3.6波粒二象性

思考题

第4章量子力学的创立

4.1海森伯的矩阵力学

4.2薛定谔的波动力学

4.3薛定谔方程

4.4波函数的概率解释

4.5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和数学框架

4.6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第三种形式

*4.7费曼的生平和轶事

思考题

第5章更多的量子力学原理

5.1测不准关系

5.2态叠加原理

5.3泡利不相容原理

5.4量子隧道效应

5.5薛定谔的猫

*5.6波函数的坍缩

思考题

第6章非定域性和量子纠缠

6.1EPR悖论

6.2量子纠缠

6.3玻姆的隐变量理论,贝尔不等式

6.4量子密码

6.5量子隐形传态

6.6量子通信

6.7量子计算

思考题

第7章高等一点的量子力学

7.1自旋是什么

7.2相对论性量子力学

7.3量子力学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7.4密度泛函理论

7.5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不相容

7.6今日的量子

7.7量子力学... 查看详情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的“量子力学”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的教材。对于学习量子力学的学生和老师、从事自然科学相关工作的以及热爱科学的读者也有参考意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