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RxJS+Vue.js+Spring响应式项目开发实战
作者:陈冈
丛书名:21世纪新形态教·学·练一体化系列丛书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2396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6.25
"RxJS响应式扩展库、Vue.js响应式渲染、Spring WebFlux响应式Web栈,这三者的结合,为响应式应用系统的前后端开发提供了黄金组合。本书将三者的知识有机融合在解决实际代表性问题的项目开发中。全书以一个源自实际、业务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项目案例,将前后端的响应式开发技术完全渗透在项目案例各模块的渐进实现中,且无缝糅合了响应式数据库连接R2DBC、实时流数据处理平台Hazelcast、远程服务gRPC、分布式事件流平台Apache Kafka、云端机密数据管理Spring Cloud Vault、开源容器引擎Docker、状态管理库Pinia、可视化图表库Apache ECharts等市场主流热门技术。阅读本书,读者会以一种轻松、思路清晰的项目渐进实战方式,跨入响应式技术的大门,并具备使用这种热门领先技术开发响应式应用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循序渐进、聚焦响应式项目实战,适用于缺乏Web开发经验的初学者,也适合具有开发经验但需要学习或提高响应式开发技术的人员作为参考。 "
more >前言 当前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给电商平台的系统开发与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在消费淡季,各大电商购物平台的顾客较少,系统负载较低、资源消耗减少; 而每到消费旺季(例如“双十一”购物节)顾客激增,系统负载大幅增加、资源消耗增长很快。一个健壮、稳定的系统,需要确保在负载急剧变化时仍然能够保持即时响应能力。当前大部分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命令式编程,代码同步执行,难以根据系统负载变化情况调节吞吐量,也容易导致资源的争用、线程阻塞、响应延迟。 响应式编程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命令式编程的“痛点”,具有先天的异步非阻塞特性。响应式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应用系统的弹性、吞吐量和稳定性,有利于构建有韧性、有弹性、异步非阻塞的企业级应用系统。响应式技术在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开发中大显身手,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从RxJS、Vue.js到Spring WebFlux、RxPy和RxJava,响应式开发如火如荼,国内外各大机构或公司纷纷切入: Apache软件基金会、Pivotal、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滴滴等正在逐步将组织服务架构进行响应式代码改造和切换。 关于软件人才培养,业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是: 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项目实战中来。许多读者读了不少技术图书,看了很多教程视频,对各种命令、函数和语法非常熟悉,但面对实际项目却往往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如果仅对萝卜、白菜的各种特征了然于胸,纸上谈兵尚可,想做出一道可口的菜肴恐怕很难。要做一名好厨师,首先得学会亲自动手做出第一道菜。 网络上关于响应式前后端开发的讨论非常活跃,但也非常散乱,不成体系。目前市场上专门介绍Vue.js、Spring的书籍很多,但介绍响应式开发的图书较少,至于将前后端响应式技术融合起来,进行响应式项目实战的图书几乎没有。本书基于RxJS+Vue.js+Spring的黄金组合,以一个源自实际的简化项目作为全书的依托,贯穿全书,并无缝糅合了响应式数据库连接R2DBC、实时流数据处理平台Hazelcast、远程服务gRPC、分布式事件流平台Apache Kafka、云端机密数据管理Spring Cloud Vault、开源容器引擎Docker、状态管理库Pinia、可视化图表库Apache ECharts等市场热门技术。本书无论是知识的讲解还是项目案例的选取,都不追求“大而全”,也尽量避免过于细节化的语法讲解,而是特别注重学以致用。优先掌握“跨进门”的常用知识,让项目先运行起来更为重要。至于那些非常细节化的知识点,更应该从不断的项目锤炼中日积月累。本书项目案例选取了常规、容易浸入的教务辅助管理系统,力求业务逻辑简单清晰、易于理解,摒弃繁杂的业务处理,以免造成对学习响应式技术的不必要干扰。随着章节内容的推进,在功能模块渐进实现中所蕴含的前后端响应式技术,就会被读者不知不觉地熟悉、掌握、浸润。读者如果认真耐心地按照书中内容进行学习实践,一个实际的响应式应用系统将会在你的手中诞生,并会对前后端响应式系统开发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深入的理解。 本书共15章。第1章简要介绍如何搭建开发平台。第2章详细介绍RxJS响应式扩展库。第3章以Vue.js渐进式框架为主要内容。第4章则重点介绍Spring响应式开发。第5章详细介绍如何基于Gradle构建多模块项目。第6~14章,从前端到后端,完整实现了教务辅助管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第15章介绍基于Docker、Spring Cloud Vault的项目发布方法。在各章节模块的实现中,作者精心设计,力求使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来实现类似功能,目的就是强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编写思想。 如果要看到响应式项目的运行效果,最简单快捷的方法自然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本书相关页面,下载各章配套源代码,然后导入到IntelliJ IDEA中运行,但这不是好方法。编者强烈建议: 请跟随本书章节的推进节奏,自己输入代码,调试运行。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才需要去参考本书配套源代码。方法似乎有些“拙”,学习效果却要好很多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致谢意!感谢家人在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支持,使得编写工作能够流畅完成! 本书可满足各类Web应用系统开发的初学者学习需要,也可作为广大响应式技术开发者的参考用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精益求精,但也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或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如果读者能够在本书的引导下,做出第一道响应式技术大餐,初步体验到响应式技术的奇妙,编者也就感到莫大满足了。感谢您使用本书,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的良师益友! 编者 2024年2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