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胡冬裴,女,1960年12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执业医师、执业药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女医师女教师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国家级中医教学团队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领衔上海市教委项目“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课程建设”,上海市“《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PBL课程建设”。率教研室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文明班组”等荣誉称号。

教学研究:主要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二十余年。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其中台湾研究生5名,越南研究生1名。每年投入教学工作400学时,承担本科学生、留学生、西学中、中药师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获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竞赛中年组一等奖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奖。主编的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中医病因病机学》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二五”规划材《中医学基础》副主编。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对外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编委。 科学研究:承担近30项国家级、上海市教委、科委科研课题,曾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三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闻出版总署,排名第一)、上海中医药科技奖(著作奖,排名第三,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二等(排名第三)、三等(排名第三2010年)奖及各类奖项多项;发表学术专著、国家级教材近20本,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副主编,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证书号:XS201002-10JC-21-R-03),2010年获第一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著作奖(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