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专业,1984年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酶学和生物化学实验室工作,并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从事生物能的研究工作。1987年至1991年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1991年至2009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能、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癌症与染色体、神经递质、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肝脏解毒系统。在国外主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包括《生物化学杂志》(J Biol. Chem.)、《神经科学杂志》(J. Neurosci.)、《神经化学杂志》(J. neurochem.)、《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癌基因》(Oncogene)、《核酸研究》(Nucl. Acid Res.)、《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杂志》(Biochim. Biophy. Acta)等。退休后为上海儿童出版社新版(第6版)《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化学分册”、“医学分册”、以及“生命分册”撰写和合页近20篇,这套书已经于201 年8月23日问世。已经完成上海儿童出版社的新系列丛书中的《干细胞与克隆》分册的写作并通过初审。从2013年6月起任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生物学通报》月刊“生命探秘”专栏的专栏作家,每期发表一篇专论。在国内的《科学网》发表科普文章22篇,在《中国科普博览》中我的“知识采蜜”专栏发表科普文章26篇。这些文章中的一些被其他杂志(如《科学画报》、《生命科学》)转载。2014年9月应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邀请回北京做了三场学术报告。这些活动都获得读者和听众的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