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玮: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速光通信系统以及光与无线融合系统中的高速光逻辑、光信号再生、全光加解密等技术。主要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讲“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及其应用”“光纤通信”等本科课程;作为课程组骨干成员,承担“通信原理”课程建设工作,是配套立体化课件资源的主要制作者之一。
吴韶波: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慧感知与信息处理、物联网安全、网络互通与融合等。有多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经验。担任北京物联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与嵌入式系统分会委员会委员,担任多项全国性学科竞赛评委与裁判员,获评多项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项目,将前沿科技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和各类科技活动当中。
李振松: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三维集成中的高速信号互连传输、信道纠错编码等技术。主要从事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负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等本科课程的实验教学;作为课程组骨干成员,承担“通信原理”课程建设工作和教学资源制作工作。
李学华: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智能无线通信与计算。IEEE 会员,担任学校“通信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智能无线通信与计算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获得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2019年受聘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主讲的“通信原理”课程2019年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20年获批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并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学银在线平台线上运行,累计选课人数近5000人。2020年疫情期间,该课程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EOCU)推荐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
南利平:长年从事通信专业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000年出版的教材《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先后被百余所院校使用,在13年里累计印刷10余万册,在业界获得好评。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曾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