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丹平,重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卫星激光通信、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现代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阅专家、四川省科委评议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评议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主持/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国防重点装备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发表论文30多篇,授权专利20余项。 
唐明春,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学术访问。长期致力于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天线及相控阵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大学弘深优秀学者。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航空科技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校科技创新专项重点项目等。发表论文26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1700余次,申请专利50项,已授权16项。
贾云健,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日本大阪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12年就职于日本日立公司中央研究所,任终身制研究员,移动网络先行研究组长,新一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组长。长期从事信息通信、移动网络、通信与计算协同等领域研究,在4G关键技术、5G网络智能化、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6G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作为国家IMT-2020(5G)工作组成员以及《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主要编写者之一,积极推动我国5G研究及国际标准化工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头部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40余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IEEE VTS优秀青年学者奖、IEICE期刊论文奖、亚太通信大会**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