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赵鹏,华侨大学建筑学学士、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副会长、故宫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担任天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工作以来,主持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乾隆花园、灵沼轩等重要工程设计几十项。2020年迄今,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策划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荣获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合作举办四届“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班”,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清华大学合作举办六届“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翻译《工程项目规划》《奥地利设计百年(1900—2005)》,主编“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丛书”和“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故宫》分册,参与编写专著《清代官式建筑营造技艺》,发表《价值与工具之间的转译——“保护管理规划”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的启示》等多篇学术论文。
赵波,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馆员,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教学与项目助理,故宫-清华-WMF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CARFT)项目协调员,课程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发展相关工作。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县木塔结构稳定性评估与保护研究项目”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桌子山岩画群保护规划”在内的多项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规划、勘察、保护项目;参与撰写《利用钴60CT成像技术重建木构文物的实验研究》《武当山金殿制造技术试析与相关分析技术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参与撰写著作《诗路遗珍:浙江诗路沿线文物资源调研报告》;著有科普读物《佛光寺东大殿》。
方国一,大学文化,山西应县人,1982年参加工作后,长期在县、乡参与文物保护一线工作。2016—2023年,先后主持应县文物局和应县木塔管护中心工作。
主持参与应县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长城文物普查、第一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汇总总结工作,参与应县木塔倾斜变形监测、应县木塔维修论证、应县木塔可移动文物保护等专项工作。曾在CCTV-1、CCTV-10、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对应县木塔进行专题讲解。

★学员简介
故宫-清华-WMF(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2021届学员:(1)戴璐,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2)高珊,现就职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古建部。(3)李大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4)李泽辉,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5)朴世禺,建筑设计人员,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6)史孙明,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修缮组。(7)王昂,2016—2021年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国家工业建构筑物质量检验中心文史建筑部从事古建筑安全性评估工作。(8)王东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藏品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9)文雯,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设计师。(10)谢嘉伟,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11)张博宏,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12)赵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在读。(13)赵亚男,故宫博物院工程师。(14)郑虹玉(旁听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员简介
(1)赵鹏。(2)刘畅,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3)方国一。(4)赵波。(5)赵丛山,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研究馆员。(6)陈彤,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7)刘梦雨,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8)刘仁皓,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