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放经济下的竞争更加激烈,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发现和创造本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充分利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位置。本书着眼于让读者了解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比较优势来源和国际商务经济环境,从而有助于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本书是为满足MBA教学需要编写的,也可作为工商管理干部培训、经济与管理类非涉外经济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有关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特色:
◆ 针对读者的特点,力求思路清晰,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着眼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教材内容:(1)案例方式;(2)为MBA建立一个概念性框架,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能力;(3)开发可供企业利用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国家环境、政府政策、企业能力;(4)让读者进一步理解国际贸易与金融组织机构和规则。
◆ 和国内已有教材相比,本书力图避免成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教材内容的简单“拼盘”,而是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组织教材内容。具体来说本书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编排方式新颖。本教材选择合适的角度和适宜的切入点,如企业可利用的本国基础、政府政策等,把基本的概念、原理“串”起来,使这些内容生动、简洁。背景知识、基础知识或比较重要但又难以衔接的内容,借助于脚注、专栏、附录等解决,保证了教材内容表达的流畅。
(2) 内容精品化。本教材打破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的学科界限,将相关内容融为一体,并吸收有关学科的精华部分,进行内容上的重组、浓缩与升华,做到基本理论介绍精辟,实务讲解可操作性强。
(3) 资料时代感强。本书引用的数据、图、表和案例能够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新发展及发展方向。
(4) 内容丰富,容量大,可供主讲教师根据学时灵活决定内容取舍,学生根据兴趣灵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 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阐述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来源、国际贸易“新”理论和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第二章介绍出口鼓励、关税、非关税政策措施;第三章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第四章论述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理论、动因与竞争优势;第五章阐述世界贸易组织;第六章阐述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与防范;第七章介绍跨国经营中的货币问题,主要是针对汇率;第八章阐述国际收支;第九章介绍国际资金融通渠道;第十章介绍企业经营中的外汇业务;第十一章介绍企业跨国经营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简明目录:
1.国际贸易理论/2.国际贸易政策措施/3.区域经济一体化/4.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5.世界贸易组织/6.国际贸易融资/7.跨国经营中的货币/8.国际收支/9.国际资金融通渠道/10.外汇业务/11.跨国经营中的金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