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2、国学大师汤一介曾得父亲告诫:一个诗书之家,应有其家风。
3、国学家教书当代最经典读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4、本书的出版能让传统优秀的家风和现代切合实际的家风相结合,帮助人们建立家庭体系文化,和亲人们一起成长,成为世上最幸福快乐的家族成员。
5、本书受到众多书画家的关注、期待和倾力支持。
中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洪海,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潘,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得主邓春田,著名油画作家师孟军,北京青云名家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养生协会书画院院长胡才春,著名书画家谢云生,沈丽州,李绍周,韩辅天,于和,耿玉洲,崔辉,叶维,舒世俊,佟宝全,胡庆华,王玉河,王世利,温暖绘本《爸爸的木朵》作者速写本子,倾情加盟,为本书插图、题字。
6、《幸福直通车》系列是国内第一套“幸福”主题丛书,至今出版《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幸福力》等,已经成为品牌效应。(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遇到自己人生的贵人,但是,大量阅读后,每个人都能遇到幸福人生的“贵书”。让很多人获得幸福的“贵书”,真诚地希望人们能够早日遇到)
作者简介:
李燕杰:
世界华人演讲家大同盟主席,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演讲家、哲学家、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名誉主席、学术总指导。北京华夏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善于针对青年特点进行教育,寓德育于智育、美育之中,并注重青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作品《塑造美的心灵》,发行1500万册。《人生九级浪》《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等,作为“幸福直通车”系列主题丛书的主打作品,对青年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冯承平:
又名冯程平。从专职农民成长起来的文化义工、民间草根学者、禅学爱好者。一位承载无数传奇的行者。他倡导并践行“善行天下天下善,德贯古今古今德”的理想,始终为“共建和乐世界,引领心性回归”而努力工作,他爱国爱民爱社会,始终倡导并践行"和善中华"的宏愿。被媒体授予“推助社会正能量人物”荣誉称号。著有《堂堂正正一辈子》等多部著作。
史青星:
多年来满怀激情投入早教及青少年教育、沟通及研究工作,主编畅销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内容简介: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重视家风和家规的教育。所谓的家风,又叫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久远的。2000年,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写下回忆录《我与习仲勋风雨相伴的55年》。文章回顾了她和丈夫风雨相伴的55年,她叙述中的习仲勋,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细腻的父亲。齐心回忆,习仲勋同志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可以说,一个谦谦君子背后,是一个家族博大和煦的家风。
面对今天的中国,共和国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和《堂堂正正一辈子》作者冯承平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浓厚的家国情怀,诗礼传家、耕读文化等用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让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教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南北朝著作文学家庾信
有一个著名的对联:“芝兰君子德,松柏古人心。”表达了我们心中的家风。一个人的教养大都源于少儿时代的教育,一个谦谦君子背后,是一个家族博大和煦的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门风优美,人人为谦谦君子与温婉君子女,则世界无为而治,人间万象泰和。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曾国藩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之子,习仲勋形成的习家家风,无疑熏陶了习近平。习近平说,“一是学父亲做人”,“您是为人坦诚、忠厚”,“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从这封信里,我们看到了老革命家习仲勋做事做人和家风的垂范作用,对习近平本人成长的深刻影响。
——《家风熏陶了习近平》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