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www说明可从Internet上获取资料(参见前言)

第1章电路抽象

1.1抽象的力量

1.2集总电路抽象

1.3集总事物原则

1.4集总电路抽象的局限性

1.5实际二端元件

1.5.1电池

1.5.2线性电阻

1.5.3关联变量约定

1.6理想二端元件

1.6.1理想电压源、导线和电阻

1.6.2元件定律

1.6.3电流源——另一种理想二端元件

1.7物理元件的建模

1.8信号表示

1.8.1模拟信号

1.8.2数字信号——数值离散化

1.9小结

练习

问题

第2章电阻网络

2.1术语

2.2基尔霍夫定律

2.2.1KCL

2.2.2KVL

2.3电路分析:  基本方法

2.3.1单电阻电路

2.3.2单电阻电路的快速直觉分析

2.3.3能量守恒

2.3.4分压器和分流器

2.3.5一个更为复杂的电路

2.4电路分析的直觉方法:  串联与并联简化

2.5更多例子

2.6受控源和控制的概念

2.6.1带有受控源的电路

www2.7适于用计算机求解的表示方式

2.8小结

练习

问题

第3章网络定理

3.1概述

3.2节点电压

3.3节点法

3.3.1节点法:  第二个例子

3.3.2浮动独立电压源

3.3.3节点法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

www3.3.4电导和电源矩阵

www3.4回路法

3.5叠加定理

3.5.1独立电源电路的叠加规则

3.5.2受控源的叠加规则

3.6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6.1戴维南等效网络

3.6.2诺顿等效网络

3.6.3更多的例子

3.7小结

练习

问题

第4章非线性电路分析

4.1非线性元件简介

4.2直接分析

4.3图形分析

4.4分段线性分析

4.5增量分析

4.6小结

练习

问题

第5章数字抽象

5.1电平和静态原则

5.2布尔逻辑

5.3组合门

5.4标准乘积之和表示方式

5.5简化逻辑表达

5.6数字表示

5.7小结

练习

问题

第6章MOSFET开关

6.1开关

6.2用开关实现逻辑函数

6.3MOSFET元件及其S模型

6.4逻辑门的MOSFET开关实现

6.5用S模型进行静态分析

6.6MOSFET的SR模型

6.7MOSFET的物理结构

6.8用SR模型进行静态分析

6.9信号重构、增益和非线性

6.9.1信号重构与增益

6.9.2信号重构与非线性

6.9.3缓冲器的传递特性和静态原则

6.9.4反相器的传递特性和静态原则

6.10逻辑门的消耗功率

www6.11有源上拉

6.12小结

练习

问题

第7章MOSFET放大器

7.1信号放大

7.2复习受控源

7.3实际MOSFET特性

7.4MOSFET的开关电流源(SCS)模型

7.5MOSFET放大器

7.5.1MOSFET放大器的偏置

7.5.2放大器抽象与饱和原则

7.6MOSFET放大器的大信号分析

7.6.1饱和区域中vIN与vOUT的关系

7.6.2有效输入和输出范围

7.6.3用另一种方法求解有效输入和输出范围

7.7选择工作点

7.8MOSFET的开关统一(SU)模型

7.9小结

练习

问题

第8章小信号模型

8.1非线性MOSFET放大器综述

8.2小信号模型

8.2.1小信号电路表示

8.2.2MOSFET放大器的小信号电路

8.2.3选择工作点

8.2.4输入与输出电阻、电流与功率增益

8.3小结

练习

问题

第9章储能元件

9.1元件方程

9.1.1电容

9.1.2电感

9.2串联和并联

9.2.1电容

9.2.2电感

9.3特别的例子

9.3.1MOSFET栅极电容

9.3.2导线回路电感

9.3.3集成电路的导线电容和电感

9.3.4变压器

9.4简单的电路例子

www9.4.1正弦输入

9.4.2阶跃输入

9.4.3冲激输入

www9.4.4角色颠倒

9.5能量、电荷和磁链守恒

9.6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0章线性电气网络的一阶暂态过程

10.1RC电路分析

10.1.1阶跃输入的并联RC电路

10.1.2RC放电电路

10.1.3阶跃输入的串联RC电路

10.1.4方波输入的串联RC电路

10.2RL电路分析

10.3直觉分析

10.4传播延迟和数字抽象

10.4.1传播延迟的定义

10.4.2根据MOSFET的SRC模型计算tpd

10.5状态和状态变量

10.5.1状态的概念

10.5.2利用状态方程进行计算机分析

10.5.3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

www10.5.4通过积分算子求解

10.6其他例子

10.6.1数字电路中导线电感的影响

10.6.2斜坡输入与线性

10.6.3RC电路对窄脉冲的响应和冲激响应

10.6.4求冲激响应的直觉方法

10.6.5时钟信号和时钟扇出

www10.6.6RC对衰减指数的响应

10.6.7正弦输入的串联RL电路

10.7数字存储

10.7.1数字状态的概念

10.7.2一个抽象的数字存储元件

10.7.3设计数字存储元件

10.7.4静态存储元件

10.8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1章数字电路的能量和功率

11.1简单RC电路的功率和能量关系

11.2RC电路的平均功率

11.2.1在时间段T1内消耗的能量

11.2.2在时间段T2内消耗的能量

11.2.3消耗的总能量

11.3逻辑门的功率消耗

11.3.1静态功率消耗

11.3.2总功率消耗

11.4NMOS逻辑

11.5CMOS逻辑

11.6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2章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12.1无驱动的LC电路

12.2无驱动的串联RLC电路

12.2.1欠阻尼

12.2.2过阻尼

12.2.3临界阻尼

12.3暂态串联RLC电路中储存的能量

www12.4无驱动的并联RLC电路

www12.4.1欠阻尼

www12.4.2过阻尼

www12.4.3临界阻尼

12.5有驱动的串联RLC电路

12.5.1阶跃响应

12.5.2冲激响应

www12.6有驱动的并联RLC电路

www12.6.1阶跃响应

www12.6.2冲激响应

12.7二阶电路的直觉分析

12.8两个电容或两个电感的电路

12.9状态变量法

www12.10状态空间分析

www12.11高阶电路

12.12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3章正弦稳态:  阻抗和频率响应

13.1概述

13.2复指数驱动时的分析法

13.2.1齐次解

13.2.2特解

13.2.3全解

13.2.4正弦稳态响应

13.3盒子:  阻抗

13.3.1例子:  串联RL电路

13.3.2例子:  另一个RC电路

13.3.3例子:  有两个电容的RC电路

13.3.4例子:  带容性负载的小信号放大器的分析

13.4频率响应:  幅值和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13.4.1电容、电感和电阻的频率响应

13.4.2根据直觉画出RC和RL电路的频率响应示意图

www13.4.3波特图:  画出一般函数的频率响应

13.5滤波器

13.5.1滤波器设计例子:  调音网络

13.5.2放大器级间解耦

13.6利用分压器例子进行的时域、频域分析比较

13.6.1频域分析

13.6.2时域分析

13.6.3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

13.7阻抗中的功率和能量

13.7.1任意阻抗

13.7.2纯电阻

13.7.3纯电抗

13.7.4例子:  RC电路中的功率

13.8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4章正弦稳态:  谐振

14.1并联RLC,正弦响应

14.1.1齐次解

14.1.2特解

14.1.3并联RLC电路的全解

14.2谐振系统的频率响应

14.3串联RLC

www14.4谐振函数的波特图

14.5滤波器例子

14.5.1带通滤波器

14.5.2低通滤波器

14.5.3高通滤波器

14.5.4凹槽滤波器

14.6谐振电路中储存的能量

14.7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5章运算放大器抽象

15.1概述

15.2运算放大器的器件特性

15.3简单运算放大器电路

15.3.1同相放大器

15.3.2第二个例子:  反相接法

15.3.3灵敏度

15.3.4一个特例:  电压跟随器

15.3.5附加约束:  v+-v-≈0

15.4输入和输出电阻

15.4.1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15.4.2反相接法的输入电阻

15.4.3同相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www15.4.4输入电阻的一般结论

15.4.5例子:  运放构成的电流源

15.5附加例子

15.5.1加法器

15.5.2减法器

15.6含运放的RC电路

15.6.1运放积分器

15.6.2运放微分器

15.6.3一个RC有源滤波器

15.6.4RC有源滤波器——阻抗分析法

www15.6.5SallenKey 滤波器

15.7工作在饱和区的运算放大器

15.8正反馈

www15.9二端口

15.10小结

练习

问题

第16章二极管

16.1概述

16.2半导体二极管特性

16.3二极管电路分析

16.4含RL和RC的非线性电路分析

16.4.1峰值检测器

16.4.2例子:  箝位电路

www16.4.3利用二极管实现的开关电源

www16.5其他例子

16.6小结

练习

问题

附录A麦克斯韦方程和集总事物原则

附录B三角函数及其恒等式

附录C复数

附录D解联立线性方程组

部分练习和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