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基础热力学
1.1热力学基本方程
1.2雅可比行列式
1.3剩余函数和超额函数
1.3.1剩余函数
1.3.2超额函数
1.4逸度和逸度系数
1.4.1纯气体的逸度
1.4.2混合物中组分的分逸度
1.5活度和活度系数
1.6相平衡关系
1.6.1气液相平衡
1.6.2液液相平衡
参考文献
第2章分子间作用能和位能函数
2.1分子间作用能
2.1.1离子间静电能
2.1.2偶极分子偶极分子相互作用能
2.1.3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的诱导能
2.1.4非极性分子间的色散能
2.1.5分子间的排斥能
2.2位能函数
2.2.1硬球位能函数
2.2.2方阱位能函数
2.2.3萨日兰位能函数
2.2.4LennardJones位能函数
2.2.5Kihara位能函数
2.2.6Yukawa位能函数
2.2.7Stockmayer位能函数
2.2.8分子力场
参考文献
第3章统计系综
3.1正则系综
3.1.1正则系综与正则配分函数
3.1.2正则配分函数与热力学量的关系
3.1.3正则配分函数在经典统计力学相空间中的形式
3.2巨正则系综
3.2.1巨正则系综和巨正则配分函数
3.2.2巨正则系综配分函数与热力学量的关系
3.3微正则系综
3.4等温等压系综
3.5涨落
3.5.1正则系综中体系能量的涨落
3.5.2巨正则系综中体系粒子数的涨落
3.5.3等温等压系综中体系体积的涨落
参考文献
第4章分布函数理论
4.1分布函数
4.2径向分布函数
4.3径向分布函数与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关系
4.3.1能量方程
4.3.2压力方程
4.3.3压缩性方程
4.4径向分布函数的理论计算
4.4.1OrnsteinZernike积分方程
4.4.2PercusYevick方程
4.4.3超网链方程
4.4.4平均球近似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流体状态方程
5.1立方型状态方程
5.1.1普遍化van der Waals配分函数
5.1.2纯流体状态方程
5.1.3立方型方程的混合规则
5.2对应状态原理
5.2.1宏观对应态
5.2.2对应态的分子理论
5.3维里状态方程
5.3.1维里方程的统计力学基础
5.3.2由分子间位能函数计算第二维里系数
5.3.3第二维里系数的估算
5.4硬球状态方程
5.4.1纯硬球流体状态方程
5.4.2硬球流体混合物状态方程
参考文献
第6章液体的微扰理论
6.1微扰理论基本原理
6.2基于硬球参考体系的一阶微扰理论
6.2.1一阶微扰理论的热力学函数表达式
6.2.2简单的一阶微扰方法
6.3微扰状态方程
6.3.1van der Waals方程
6.3.2微扰硬链方程
6.3.3微扰软链方程
6.3.4硬球链方程
6.4BarkerHenderson微扰理论
6.4.1软球参考体系的一阶微扰理论
6.4.2二阶BarkerHenderson微扰理论
6.4.3混合物的BarkerHenderson微扰理论
6.5ChandlerWeeksAnderson微扰理论
6.5.1实际软球参考体系的微扰理论
6.5.2混合物的CWA理论
参考文献
第7章电解质溶液
7.1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
7.1.1参考态与标准态
7.1.2电解质活度与离子活度的关系
7.1.3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
7.1.4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和平均离子活度系数与
超额Gibbs自由能的关系
7.1.5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分类
7.2DebyeHückel理论
7.2.1离子氛
7.2.2DebyeHückel活度系数方程
7.3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
7.3.1Pitzer方程的统计力学基础
7.3.2单一电解质溶液的Pitzer方程
7.3.3混合电解质溶液的Pitzer方程
7.4电解质溶液局部组成模型
7.4.1单一电解质溶液的CHENNRTL方程
7.4.2混合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的CHENNRTL方程
7.4.3其他电解质溶液局部组成模型简介
7.5电解质溶液的原始平均球近似模型
7.5.1电解质溶液原始平均球近似方法
7.5.2平均球近似方法计算离子活度系数
7.6电解质溶液的非原始平均球近似模型
参考文献
第8章高分子溶液
8.1格子模型: FloryHuggins方程
8.1.1无热溶液的FloryHuggins方程
8.1.2非无热溶液的FloryHuggins方程
8.1.3高分子溶液的液液平衡
8.1.4FloryHuggins方程的改进
8.2胞腔模型: PrigogineFloryPatterson方程
8.2.1纯流体的状态方程
8.2.2二元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8.3统计缔合流体理论: SAFT方程
8.3.1纯流体的SAFT方程
8.3.2混合物的SAFT方程
8.3.3SAFT方程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8.3.4SAFT方程的改进
参考文献
第9章生物大分子溶液
9.1生物大分子溶液的带电胶体性质
9.1.1聚电解质溶液的双电层结构
9.1.2DLVO理论
9.1.3聚电解质溶液的Donnan平衡
9.2McMillanMayer渗透压统计理论
9.3蛋白质溶液的渗透压
9.3.1维里方程法
9.3.2Yukawa状态方程法
9.3.3积分方程法
9.4蛋白质溶液的扩散
9.4.1一般化StokesEinstein方程
9.4.2BSA电解质水溶液互扩散系数的预测
9.5蛋白质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
9.5.1扩展的渗透维里方程
9.5.2Baskir吸附格子模型及其扩展
9.6DNA电解质溶液的结构性质
9.6.1简化的DNA分子模型
9.6.2基于基本度量理论的双电层密度泛函
9.6.3电解质小离子围绕聚离子DNA的分布
9.6.4电势分布
9.7DNA电解质溶液的有择作用系数
9.7.1有择作用系数
9.7.2单一电解质溶液的有择作用系数
9.7.3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有择作用系数
9.8DNA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
9.8.1DNA溶液的胞腔模型
9.8.2基于胞腔模型的密度泛函理论
9.8.3DNA溶液的渗透系数
参考文献
附录A单位换算与基本常数
附录B纯物质的特性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