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章 应用集成概述1
1.1 应用集成的概念1
1.2 应用集成的历史3
1.3 集成模型4
1.3.1 表示集成模型4
1.3.2 数据集成模型5
1.3.3 功能集成模型6
1.4 应用集成的技术组成7
1.4.1 通信模式7
1.4.2 集成方法9
1.4.3 中间件技术10
1.4.4 服务13
1.5 应用集成面临的主要问题14
1.5.1 应用集成中一致性的问题14
1.5.2 实施集成中所面临的障碍14
第2章 XML技术16
2.1 XML简介16
2.1.1 XML的定义16
2.1.2 XML的特征16
2.1.3 XML的应用16
2.1.4 开发一般XML应用的步骤17
2.1.5 XML的缺点18
2.2 XML语法概述18
2.2.1 XML文档示例18
2.2.2 XML声明19
2.2.3 元素19
2.2.4 属性20
2.2.5 实体引用、字符引用与CDATA片段20
2.2.6 注释、处理指令21
2.2.7 良好格式21
2.2.8 XML名称空间21
2.3 DTD22
2.3.1 DTD简介22
2.3.2 DTD语法概述22
2.3.3 DTD的特点25
2.4 Schema25
2.4.1 Schema简介25
2.4.2 Schema语法概述26
2.4.3 Schema的特点31
2.5 XSL, XSLT和XPath31
2.5.1 XSL32
2.5.2 XSLT33
2.5.3 XPath35
2.6 XML的解析39
2.6.1 概述39
2.6.2 面向文档的流式解析技术40
2.6.3 面向文档的对象式解析技术41
2.6.4 面向文档的指针式解析技术43
2.6.5 面向应用的对象式解析技术44
2.6.6 XML解析技术的特性比较46
2.6.7 面向文档的解析示例47
第3章 数据集成49
3.1 数据集成概述49
3.1.1 数据集成的必要性49
3.1.2 数据集成的概念49
3.1.3 数据集成的分类50
3.1.4 XML在数据集成中的作用52
3.1.5 数据集成的关键问题52
3.2 主流的数据访问技术53
3.2.1 ODBC53
3.2.2 OLE DB54
3.2.3 ADO55
3.2.4 JDBC56
3.2.5 Hibernate57
3.3 元数据与数据映射59
3.3.1 字符编码593.3.2 元数据61
3.3.3 元数据的标准描述框架63
3.3.4 元数据映射65
3.4 ETL技术67
3.4.1 ETL的概念67
3.4.2 ETL中的关键技术68
3.5 基于XML数据集成的集成教务系统示例70
3.5.1 原有教务系统分析71
3.5.2 集成教务系统分析与设计72
3.5.3 数据设计73
3.5.4 重点流程解析79
3.5.5 数据集成关键代码实现82
第4章 程序设计语言与集成技术85
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85
4.1.1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85
4.1.2 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85
4.1.3 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86
4.1.4 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86
4.1.5 第四代语言88
4.1.6 第五代语言89
4.2 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89
4.2.1 编译型语言89
4.2.2 解释型语言90
4.2.3 Java虚拟机90
4.2.4 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比较92
4.3 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相互调用92
4.3.1 主流程序设计语言介绍93
4.3.2 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调用97
4.4 脚本语言101
4.4.1 脚本语言的源起和目的101
4.4.2 脚本语言的定义103
4.4.3 脚本语言分类104
4.4.4 Python语言介绍107
4.4.5 Python语言应用实例110 第5章 应用集成中的软件复用技术 117
5.1 软件复用概述117
5.1.1 软件复用的发展历史117
5.1.2 软件复用技术的优点118
5.1.3 软件复用的分类119
5.1.4 软件复用的级别119
5.2 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复用技术120
5.2.1 结构化程序设计120
5.2.2 结构化软件复用技术120
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复用技术121
5.3.1 面向对象概述121
5.3.2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与软件复用的关系 122
5.3.3 面向对象方法对软件复用的支持 124
5.4 可复用构件技术126
5.4.1 构件与可复用构件 126
5.4.2 构件模型127
5.4.3 构件接口技术128
5.5 设计模式128
5.5.1 设计模式概述128
5.5.2 常见的设计模式130
5.5.3 与应用集成相关的三种设计模式138
第6章 分布式对象技术142
6.1 分布式对象技术概述142
6.1.1 中间件技术142
6.1.2 分布式对象技术143
6.1.3 分布式对象技术原理143
6.2 COM/DCOM144
6.2.1 COM144
6.2.2 DCOM150
6.3 RMI152
6.3.1 RMI概述152
6.3.2 Java RMI架构155
6.3.3 RMI实现细节157
6.4 CORBA162
6.4.1 对象管理体系结构OMA1626.4.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163
6.5 分布式对象集成示例170
6.5.1 示例系统概述170
6.5.2 示例系统实现171
6.5.3 示例系统代码176
第7章 消息中间件技术184
7.1 消息中间件概述184
7.2 消息传递系统185
7.2.1 消息通道185
7.2.2 消息186
7.2.3 管道和过滤器186
7.2.4 消息路由187
7.2.5 消息转换器187
7.2.6 消息端点188
7.3 消息通信的主要模型188
7.3.1 点对点模型188
7.3.2 发布/订阅模型190
7.4 消息中间件的主流方案192
7.4.1 WebSphere MQ概述192
7.4.2 JMS概述196
7.5 JMS请求/应答示例199
第8章 Web Service技术205
8.1 Web Service概述205
8.2 Web Service原理205
8.3 Web Service的关键技术206
8.3.1 HTTP207
8.3.2 XML207
8.3.3 SOAP208
8.3.4 WSDL209
8.3.5 UDDI210
8.3.6 服务集成和工作流211
8.4 Web Service应用的场景以及优点212
8.4.1 跨防火墙的通信212
8.4.2 应用程序集成2138.4.3 B2B的集成213
8.4.4 软件和数据重用214
8.5 Web Service应用示例214
8.5.1 应用场景214
8.5.2 部分接口描述215
8.5.3 Java实现简介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