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汽车使用条件与性能指标 1

1.1  汽车使用条件 2

1.1.1  气候条件 2

1.1.2  道路条件 2

1.1.3  运输条件 3

1.2  汽车运行工况 6

1.2.1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6

1.2.2  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8

1.3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8

1.3.1  概述 8

1.3.2  容载量 9

1.3.3  使用方便性 10

1.3.4  可靠性和耐久性 11

1.4  道路运输车辆的性能要求 12

1.4.1  动力性要求 12

1.4.2  燃料经济性要求 12

1.4.3  制动性要求 12

1.4.4  排放性要求 14

1.4.5  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远光光束

和近光光束照射位置要求 14

1.4.6  车速表示值误差要求 15

1.4.7  转向操纵性要求 15

1.4.8  整车车轮阻滞力要求 15

1.4.9  悬架特性要求 15

1.4.10  喇叭声级要求 15

1.5  道路运输车辆的性能检验方法 15

1.5.1  动力性检验方法 15

1.5.2  燃料经济性检验方法 17

1.5.3  制动性检验方法 17

1.5.4  排放性检验方法 21

1.5.5  前照灯远光发光强度、远光光束和

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检验方法 21

1.5.6  车速表示值误差检验方法 21

1.5.7  转向操纵性检验方法 22

1.5.8  整车车轮阻滞力检验方法 22

1.5.9  悬架特性检验方法 23

1.5.10  喇叭声级检验方法 23

本章小结 23

习题 24

第2章  汽车公害及其防治 27

2.1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其防治 28

2.1.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

与危害 28

2.1.2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31

2.1.3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35

2.2  汽车噪声及其防治 41

2.2.1  发动机噪声 41

2.2.2  传动系噪声 43

2.2.3  轮胎噪声 44

2.3  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45

2.3.1  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分析 45

2.3.2  汽车车内空气污染防治 46

本章小结 47

习题 48

第3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49

3.1  汽车燃料及其使用 50

3.1.1  车用汽油及其使用 50

3.1.2  车用柴油及其使用 56

3.1.3  石油代用燃料 62

3.2  汽车润滑剂及其使用 64

3.2.1  发动机油及其使用 64

3.2.2  车辆齿轮油及其使用 74

3.2.3  汽车自动变速器油及其使用 79

3.2.4  汽车润滑脂及其使用 85

3.3  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 92

3.3.1  汽车制动液及其使用 92

3.3.2  汽车冷却液及其使用 97

3.4  汽车轮胎及其使用 100

3.4.1  汽车轮胎的分类 100

3.4.2  汽车轮胎的规格 102

3.4.3  汽车轮胎的合理选用 104

本章小结 107

习题 108

第4章  汽车驾驶技术 111

4.1  汽车驾驶规范 112

4.1.1  汽车座椅调整 112

4.1.2  汽车后视镜调整 112

4.1.3  汽车操纵机构操作规范 112

4.1.4  汽车驾驶基本规程 115

4.2  汽车道路驾驶技术 115

4.2.1  汽车城市道路驾驶技术 115

4.2.2  汽车高速公路驾驶技术 119

4.3  汽车特殊环境驾驶技术 120

4.3.1  夜间驾驶 120

4.3.2  恶劣气候驾驶 122

4.3.3  复杂道路驾驶 123

4.3.4  涉水驾驶 125

4.3.5  紧急状态下驾驶 126

4.4  汽车安全驾驶技术 127

4.4.1  起步 127

4.4.2  车速选择 127

4.4.3  安全间距 128

4.4.4  会车 128

4.4.5  超车 128

4.4.6  调头和倒车 129

4.4.7  安全滑行 129

4.4.8  日常检查与维护 129

4.5  汽车节油驾驶技术 130

4.5.1  行车有计划 130

4.5.2  与前车保持适当行车间距 130

4.5.3  预见性开车 130

4.5.4  重视发动机冷启动 131

4.5.5  中速行驶 131

4.5.6  加速踏板轻踏缓抬,换挡动作

及时迅速 131

4.5.7  合理、安全地选用滑行 131

4.5.8  少用制动 131

本章小结 131

习题 132

第5章  汽车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 135

5.1  新车的使用 136

5.1.1  新车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36

5.1.2  新车走合期内的使用技术 137

5.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139

5.2.1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特点 139

5.2.2  改善低温条件下汽车性能的

主要措施 141

5.3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144

5.3.1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特点 144

5.3.2  改善高温条件下汽车性能的

主要措施 146

5.4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148

5.4.1  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的

使用特点 148

5.4.2  改善高原山区条件下汽车性能

的主要措施 150

5.5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153

5.5.1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

使用特点 153

5.5.2  改善坏路和无路条件下汽车

性能的主要措施 155

本章小结 157

习题 158

第6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与等级

评定 159

6.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因素 160

6.1.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 160

6.1.2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

因素 161

6.2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 164

6.2.1  汽车技术状况的函数变化

规律 164

6.2.2  汽车技术状况的随机变化

规律 165

6.3  汽车技术等级与评定 166

6.3.1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项目

与技术要求 166

6.3.2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划分 166

本章小结 175

习题 176

第7章  汽车使用寿命 177

7.1  汽车使用寿命及其分类 178

7.1.1  汽车使用寿命 178

7.1.2  汽车使用寿命分类 178

7.2  汽车的损耗与更新 179

7.2.1  汽车有形损耗 179

7.2.2  汽车无形损耗 180

7.2.3  汽车综合损耗 180

7.2.4  汽车更新 180

7.3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确定方法 182

7.3.1  低劣化数值计算法 182

7.3.2  应用现值及投资回收系数

计算法 184

7.3.3  面值计算法 185

本章小结 186

习题 187

第8章  汽车技术管理 189

8.1  汽车技术档案管理 190

8.1.1  汽车技术档案建立 190

8.1.2  汽车技术档案管理要求

与内容 190

8.2  汽车择优选配管理 191

8.2.1  择优选购汽车 191

8.2.2  合理配置汽车 193

8.3  汽车使用管理 194

8.3.1  汽车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 194

8.3.2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95

8.3.3  汽车驾驶操作基本要求 195

8.4  汽车检测诊断管理 195

8.4.1  汽车检测站概述 195

8.4.2  汽车检测站工艺路线 195

8.4.3  汽车检测站类型 196

8.5  汽车维修管理 197

8.5.1  汽车维护管理 197

8.5.2  汽车修理管理 217

8.5.3  汽车维修企业应配备的仪器

设备 219

8.6  汽车折旧、更新与报废管理 223

8.6.1  汽车折旧 223

8.6.2  汽车更新 223

8.6.3  汽车报废和淘汰 224

本章小结 224

习题 225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