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1LED市场趋势

1.2可见光通信发展历史

1.3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1.4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势

1.5研究趋势

1.6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可见光发射部分

2.1LED概述

2.1.1LED光源的发展概况

2.1.2LED的发光机理

2.1.3LED的特性

2.1.4白光LED的种类

2.2PCLED

2.2.1PCLED的材料及光谱特性

2.2.2PCLED的结构

2.2.3PCLED的显色效应

2.3RGB LED

2.4RGB加UV LED

2.5LED驱动

2.5.1LED驱动的物理设备

2.5.2LED驱动方式

2.5.3LED的驱动电路设计

2.6LED照明光场及视觉设计

2.6.1LED照明光场的特点

2.6.2主要的LED的光学设计形式

2.7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可见光信道建模

3.1LED频率响应模型

3.1.1白光LED频率响应模型

3.1.2蓝光滤波后LED频率响应模型

3.2各种LED的调制带宽

3.2.1LED的调制带宽

3.2.2各种LED的调制带宽

3.3多径反射建模

3.3.1室内光通信的链接方式

3.3.2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

3.3.3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基本分析

3.4光子模型

3.4.1模型设计

3.4.2仿真过程及数据分析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可见光接收技术

4.1硅基PIN光电探测器

4.1.1PIN结构及工作原理

4.1.2特性参数

4.1.3器件制备工艺

4.2窄带蓝光探测器

4.3蓝光滤膜

4.3.1概述

4.3.2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4.3.3蓝光滤膜的设计

4.3.4设计实例

4.3.5制备方法

4.4探测器电路设计

4.4.1自适应接收技术

4.4.2时钟提取及恢复电路

4.4.3接收机后均衡技术

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可见光调制技术

5.1OOK调制技术

5.1.1OOK通信原理

5.1.2OOK误码特性

5.1.3系统实现及测试波形

5.2PPM和PMW调制技术

5.3DMT调制

5.3.1DMT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5.3.2DMT调制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5.4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OFDM)

5.5CAP调制

5.6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可见光通信均衡技术

6.1预均衡

6.1.1基于模拟电路的均衡技术

6.1.2基于FIR滤波器的预均衡技术

6.2后均衡

6.3频偏相偏的估计与补偿算法

6.3.1相偏的估计与补偿算法

6.3.2频偏的估计与补偿算法

6.4ACOOFDM调制

6.4.1ACOOFDM调制原理

6.4.2ACOOFDM调制系统原理

6.4.3ACOOFDM性能仿真

6.4.4ACOOFDM调制优缺点

6.52倍FFT

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高速VLC通信系统实验

7.1副载波复用技术(SCM)

7.2波分复用技术(WDM)

7.3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

7.3.12x1 MISOOFDM VLC系统实验

7.3.23x1 MISOOFDM VLC系统实验

7.4双向传输技术

7.4.1时分双工技术

7.4.2频分双工技术

7.5ACOOFDM技术

7.62倍FFT技术

7.7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可见光通信协议

8.1可见光通信协议IEEE 802.15.7概述

8.1.1VLC网络拓扑结构

8.1.2系统框架

8.1.3功能概述

8.2MAC层协议规范

8.2.1MAC层功能描述

8.2.2MAC帧格式

8.3PHY层协议规范

8.3.1运行模式

8.3.2常规需求

8.3.3数据模式

8.3.4调光和闪烁缓解

8.3.5物理层数据单元(PPDU)格式

参考文献

第9章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9.1MSDMIMO系统

9.2像素化MIMO系统

9.3非成像MIMO

9.3.1非成像光MIMO模型

9.3.2发射器

9.3.3计算H矩阵

9.3.4接收器

9.4成像MIMO

9.4.1成像分集光MIMO模型

9.4.2成像分集接收机

9.5光电前端芯片

9.5.1PIN光电探测器

9.5.2前置放大器

9.5.3滤波器

9.5.4主放大器

9.6编码与信号处理芯片

9.6.1DSP的应用与发展

9.6.2FPGA的应用与发展

9.7小结

参考文献

缩写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