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在信息时代中计算机网络的作用1

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

1.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2

1.2.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3

1.2.3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4

1.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

1.3.1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涵5

1.3.2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6

1.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与应用6

1.4.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6

1.4.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

1.4.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8

1.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11

1.5.1资源子网的概念11

1.5.2通信子网的概念12

1.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12

1.6.1带宽12

1.6.2时延13

1.6.3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15

1.7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6

1.7.1计算机网络拓扑定义与分类16

1.7.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19

小结20

练习与思考20

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22

2.1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

2.1.1信息、数据、信号、信源、信宿与信道222.1.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24

2.1.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5

2.1.4通信方式27

2.2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29

2.2.1网络协议的概念29

2.2.2网络体系结构的提出31

2.3OSI参考模型32

2.3.1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32

2.3.2OSI参考模型的结构33

2.3.3OSI参考模型的功能34

2.3.4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35

2.4物理层37

2.4.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37

2.4.2物理层协议举例39

2.5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介42

2.5.1导向传输媒介42

2.5.2非导向传输媒介47

2.6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50

2.6.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50

2.6.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52

2.6.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55

2.7信道复用技术57

2.7.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57

2.7.2波分复用60

2.7.3码分复用61

2.8数据交换技术62

2.8.1电路交换63

2.8.2报文交换63

2.8.3分组交换64

2.8.4交换技术的比较66

小结67

练习与思考68

第3章数据链路层协议70

3.1数据链路层的几个基本概念70

3.1.1数据链路层在七层协议中的地位70

3.1.2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71

3.1.3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72

3.1.4链路和数据链路73

3.2数据链路层功能概述73

3.2.1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功能73

3.2.2差错控制方法简介74

3.3停止—等待协议及其应用77

3.3.1停止—等待协议78

3.3.2具有实用意义的停止—等待协议78

3.4连续ARQ协议79

3.4.1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79

3.4.2滑动窗口81

3.5选择重传ARQ协议82

3.6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83

3.6.1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BSC83

3.6.2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协议HDLC87

3.7因特网中的点对点协议PPP94

3.7.1PPP协议概述94

3.7.2PPP协议的组成95

3.7.3PPP协议的数据帧格式96

3.7.4PPP协议的工作状态97

小结98

练习与思考99

第4章网络层、运输层和高层协议100

4.1网络层100

4.1.1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100

4.1.2路由选择103

4.1.3拥塞控制111

4.2运输层120

4.2.1运输层提供的服务120

4.2.2运输层协议类型120

4.2.3连接管理121

4.2.4传输连接上的流量控制和缓冲策略126

4.2.5崩溃的恢复129

4.3高层协议130

4.3.1会话层协议130

4.3.2表示层协议131

4.3.3应用层协议133

小结136

练习与思考137

第5章局域网140

5.1局域网概述140

5.1.1局域网及其特点140

5.1.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142

5.2局域网的参考模型142

5.2.1局域网参考模型简介142

5.2.2IEEE 802标准144

5.2.3IEEE 802 LLC协议145

5.3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147

5.3.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147

5.3.2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148

5.3.3IEEE 802.3局域网的MAC子层148

5.3.4IEEE 802.3标准的物理层规范149

5.4令牌环和 IEEE 802.5 标准150

5.4.1令牌环的工作原理150

5.4.2IEEE 802.5局域网的MAC子层151

5.4.3令牌环的管理153

5.4.4IEEE 802.5标准的物理层规范154

5.5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154

5.5.1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154

5.5.2IEEE 802.4标准局域网的MAC子层155

5.5.3逻辑环路的管理155

5.5.4IEEE 802.4标准的物理层规范156

5.5.53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比较156

5.6虚拟局域网157

5.7无线局域网159

5.7.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159

5.7.2IEEE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161

5.7.3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子层161

5.8高速局域网166

5.9城域网171

5.9.1城域网概念的演变与宽带城域网业务范围171

5.9.2宽带城域网技术的主要特征172

5.9.3宽带城域网的功能结构172

5.9.4宽带城域网的层次结构173

小结174

练习与思考175

第6章广域网177

6.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77

6.1.1广域网的构成177

6.1.2数据报和虚电路179

6.2X.25分组交换网的构成181

6.3帧中继概述182

6.3.1帧中继的体系结构和帧格式183

6.3.2帧中继的工作过程185

6.3.3帧中继的拥塞控制186

6.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87

6.4.1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188

6.4.2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189

6.5异步传输模式ATM189

6.5.1ATM的基本概念189

6.5.2ATM协议的参考模型191

6.5.3ATM的信元结构194

6.5.4ATM的逻辑连接机制195

小结196

练习与思考197

第7章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198

7.1因特网的基本概念199

7.1.1因特网的定义199

7.1.2因特网的组成199

7.1.3因特网的管理组织200

7.1.4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前景200

7.2因特网的通信协议201

7.2.1TCP/IP协议202

7.2.2IP地址205

7.2.3子网划分209

7.2.4域名系统DNS215

7.3因特网的服务功能217

7.3.1WWW服务217

7.3.2电子邮件服务218

7.3.3远程登录服务223

7.3.4文件传输服务224

7.4因特网用户的接入方式226

7.4.1ISP的作用226

7.4.2拨号接入因特网227

7.4.3高速接入Internet228

7.5Intranet和Extranet技术229

7.5.1Intranet和Extranet概述229

7.5.2Intranet 技术230

7.5.3Extranet技术233

7.6下一代网际协议 IPv6(IPng)234

7.6.1IPv6协议的基本概念234

7.6.2IPv6协议的主要特征236

7.6.3IPv6地址237

7.6.4IPv6分组结构与基本报头240

7.6.5IPv4到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241

7.7下一代网络简介244

7.7.1概述244

7.7.2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251

7.8云计算和计算机网络258

7.8.1云计算的概念258

7.8.2云化计算的系统实现259

7.8.3云计算的主流技术259

7.8.4云计算类型与计算机网络260

7.8.5云计算应用实例261

7.8.6云计算的网络安全262

7.8.7云计算前景263

小结264

练习与思考266

第8章组网与互联技术268

8.1网络互联的概念268

8.1.1网络互联的类型269

8.1.2网络互联的层次270

8.2常用网络互联设备271

8.2.1网卡271

8.2.2中继器273

8.2.3集线器273

8.2.4网桥274

8.2.5局域网交换机275

8.2.6路由器277

8.2.7网关279

8.3局域网组网方法280

8.3.1局域网组网分层结构280

8.3.2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281

8.3.3千兆以太网组网方法282

8.4局域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83

8.5第3层交换技术与应用287

8.5.1产生第3层交换的背景287

8.5.2网桥、交换机和第2层交换287

8.5.3第3层交换技术与产品288

小结288

练习与思考289

第9章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291

9.1网络安全概述291

9.1.1什么是网络安全291

9.1.2通信安全292

9.1.3安全通信的特征292

9.2密码学与加密算法293

9.2.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93

9.2.2对称密钥294

9.2.3非对称密钥296

9.2.4密钥的分发与认证299

9.3鉴别与完整性301

9.3.1鉴别301

9.3.2数字签名302

9.4攻击与防范304

9.4.1网络安全威胁304

9.4.2TCP/IP协议栈中各层次的安全性305

9.5访问控制和防火墙308

9.5.1防火墙的定义308

9.5.2防火墙的类型308

9.6病毒防范与网络安全312

9.6.1计算机病毒概述312

9.6.2网络病毒的防范313

9.6.3入侵检测313

9.7网络管理技术316

9.7.1网络管理概述316

9.7.2SNMP与网络管理体系结构317

9.7.3网络管理软件概述319

小结320

练习与思考320

附录对网络实验的一些建议及题目322

参考文献与推荐网址324第1章XML概述

1.1XML的产生

1.1.1置标语言的定义

1.1.2XML的产生

1.1.3XML概述

1.2XML的发展

1.2.1HTML的缺点和不足

1.2.2XML的优点

1.3XML应用及前景

1.3.1XML应用概述

1.3.2应用于电子商务

1.3.3网络出版

1.3.4移动通信

1.3.5XML前景展望

小结

习题

第2章XML语法

2.1XML文档结构

2.2文档的声明

2.3处理指令PI

2.4注释

2.5元素与标记

2.5.1标记的构成

2.5.2标记的命名规则

2.5.3标记的种类

2.5.4元素的嵌套

2.6XML属性

2.6.1属性的构成

2.6.2属性的命名

2.6.3属性值

2.7特殊字符处理

2.7.1预定义实体的引用

2.7.2CDATA节

2.8命名空间

2.8.1定义命名空间

2.8.2命名空间和默认命名空间

2.8.3命名空间的作用范围

2.8.4使用命名空间引用HTML标记

2.9格式正确的XML文档

2.10任务:XML编辑器XMLSpy与使用

2.10.1创建DTD文档

2.10.2创建XML文档

2.10.3从已有XML文档创建DTD或模式文件

2.10.4为已有XML文档指定DTD或模式文件

小结

习题

第3章使用DTD和Schema

3.1DTD的基本结构

3.2DTD在XML文档中的引用

3.2.1内部DTD引用

3.2.2外部DTD引用

3.3DTD中的元素声明

3.4DTD中的属性声明

3.4.1属性默认值的设定

3.4.2属性的类型

3.5任务:按DTD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XML文档

3.6XML Schema简介

3.6.1XML Schema概述

3.6.2Schema的使用

3.7XML Schema的语法

3.7.1模式文件的基本结构

3.7.2简单元素的定义

3.7.3复杂元素的定义

3.7.4Schema中的内置数据类型

3.7.5Schema中的自定义数据类型

3.7.6Schema的引用

3.7.7Schema中的注释

3.8任务: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XML编写Schema

小结

习题

第4章使用CSS格式化XML

4.1CSS概述

4.2链接CSS和XML文档

4.2.1使用xml:stylesheet处理指令

4.2.2使用@import指令

4.2.3CSS样式表级联顺序

4.3使用CSS格式化XML文档

4.3.1选择元素

4.3.2在CSS样式表中使用注释

4.3.3CSS中的属性和属性值

4.3.4设置display属性

4.3.5设置whitespace属性

4.3.6设置字体属性

4.3.7设置color属性

4.3.8设置背景属性

4.3.9设置文本属性

4.3.10设置边框属性

4.4任务:设计CSS样式显示学生成绩

小结

习题

第5章使用XSLT处理XML文档

5.1XSLT基础

5.1.1链接XSLT到XML

5.1.2XML文档结构树

5.1.3第一个XSL样式表

5.1.4在XML文档中使用多个样式表

5.2XSLT模板

5.3XML文档结构描述——XPath

5.3.1XPath表达式

5.3.2XPath函数

5.4XSLT常用控制元素

5.4.1循环处理元素

5.4.2条件选择元素

5.4.3排序元素

5.5任务: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条件显示

5.6任务: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排序

小结

习题

第6章使用客户端技术显示XML数据

6.1数据岛的一般概念

6.1.1数据绑定

6.1.2数据岛的限制

6.1.3数据岛的使用

6.2绑定XML元素到HTML标记

6.2.1使用单个标记绑定显示XML文档

6.2.2使用表格绑定显示XML文档

6.2.3使用绑定来显示XML文档中元素的属性

6.3使用客户端脚本访问XML文档

6.3.1记录集

6.3.2访问记录集中各个字段

6.3.3遍历记录集

6.3.4对记录集进行分页

小结

习题

第7章使用Java技术访问XML文档

7.1Java技术对XML的支持

7.1.1使用DOM解析XML

7.1.2使用SAX解析XML

7.2通过JSP编程访问XML文档

7.2.1JSP简介

7.2.2直接处理XML

7.2.3使用JavaBean来处理XML

7.3任务:使用JSP和XML实现学生信息管理

小结

习题

第8章XML在AJAX技术中的应用

8.1AJAX技术简介

8.2AJAX技术的应用

8.2.1XMLHttpRequest对象

8.2.2简单AJAX开发框架

8.2.3使用AJAX实现一个简单加法计算器

8.2.4使用AJAX实现学号搜索自动提示功能

8.3任务:用AJAX技术实现学生成绩的修改

小结

习题

第9章基于XML技术的博客系统(MyBlog)

9.1系统分析

9.1.1系统组件的交互关系

9.1.2系统涉及相关技术和工具

9.2系统功能设计

9.3XML文档结构设计

9.3.1保存状态的XML文档

9.3.2定义XML Schema

9.4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9.4.1登录模块XSLT样式表实现

9.4.2登录模块控制器实现

9.5博文提交模块实现

9.5.1博文提交模块XSLT样式表实现

9.5.2博文提交控制器实现

9.6博文浏览模块实现

9.6.1博文浏览XSLT样式表实现

9.6.2博文浏览模块控制器实现

9.7博文管理模块实现

9.7.1博文管理模块XSLT样式表实现

9.7.2博文管理模块控制器实现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