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8章矩阵位移法

8.1概述

8.1.1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步骤

8.1.2坐标系及符号规定

8.2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8.2.1局部坐标系下的梁单元

8.2.2连续梁单元

8.2.3局部坐标系下的杆单元

8.3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8.3.1坐标变换

8.3.2整体坐标系下的梁单元

8.3.3整体坐标系下的杆单元

8.4结构原始刚度矩阵

8.4.1结点和单元编号

8.4.2对号入座法建立原始刚度矩阵

8.5边界条件处理

8.5.1边界条件的常用处理方法

8.5.2各杆的杆端力

8.6等效结点荷载

*8.7铰结点的处理

8.8矩阵位移法计算步骤和算例

8.8.1平面刚架分析

8.8.2连续梁分析

8.8.3平面桁架分析

8.9小结

习题

第9章影响线

9.1移动荷载与影响线的概念

9.2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9.2.1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步骤

9.2.2简支梁的影响线

9.3静力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9.3.1间接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9.3.2静定桁架的影响线

9.4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9.5影响线的应用

9.5.1求荷载作用下的影响

9.5.2最不利荷载位置

*9.5.3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9.6连续梁的影响线

9.6.1静力法

9.6.2机动法

9.6.3任意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影响线

9.6.4支座反力影响线

9.7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分布及内力包络图

9.7.1均布活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

9.7.2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9.8小结

习题

第10章结构动力学

10.1概述

10.1.1结构动力学的特点

10.1.2动力荷载的分类

10.1.3动力自由度

10.1.4静力和动力反应的联合

10.2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10.2.1刚度法

10.2.2柔度法

10.2.3重力的影响

10.2.4并联弹簧和串联弹簧

10.2.5广义单自由度体系

10.3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0.3.1无阻尼自由振动

10.3.2有阻尼自由振动

10.4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10.4.1简谐荷载

10.4.2瞬时冲击荷载

10.4.3任意荷载

10.5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0.5.1刚度法

10.5.2柔度法

10.5.3对称性的利用

10.6主振型的正交性

10.6.1正交关系

10.6.2正交关系的物理意义

10.6.3振型归一化

10.6.4展开定理

10.7无阻尼多自由度体系的谐振反应

10.7.1刚度法

10.7.2柔度法

10.8振型叠加法

10.8.1无阻尼体系

10.8.2有阻尼体系

10.8.3Rayleigh阻尼

*10.8.4等效静荷载

10.9无限自由度体系

10.9.1自由振动

*10.9.2振型正交性

*10.9.3振型叠加法

10.10频率和振型的近似算法

10.10.1Rayleigh法

*10.10.2RayleighRitz法

10.11小结

习题

第11章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11.1结构稳定性概述

11.1.1结构稳定分析的几个概念

11.1.2稳定性分类

11.1.3结构稳定性计算的特点

11.1.4稳定自由度

11.2静力法确定临界荷载

11.2.1有限自由度体系

11.2.2无限自由度体系

11.3能量法

11.3.1势能驻值原理

11.3.2有限自由度体系

11.3.3无限自由度体系

11.4剪力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11.5组合压杆的稳定

11.5.1缀条式组合压杆

11.5.2缀板式组合压杆

11.6小结

习题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12.1概述

12.2结构极限荷载的几个概念

12.2.1极限弯矩

12.2.2矩形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

12.2.3塑性铰

12.2.4破坏机构和极限荷载

12.3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一般定理

12.3.1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12.3.2静力法

12.3.3机动法

12.4梁的极限荷载

12.4.1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2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3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2.5刚架的极限荷载

12.5.1静力法

12.5.2机动法

12.6小结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