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能源战略与国家安全001
第一节能源战略的构成和东亚能源
状况001
一、 能源结构的变化对全球秩序演变的
影响001
二、 影响全球能源结构变化的美国
因素002
三、 能源供需结构的变化是对全球地缘
政治影响的新因素004
四、 亚太区特别是东亚地区油气市场
的需求变化将重塑亚太地缘
政治格局005
第二节地缘战略与能源地缘政治
形势008
一、 能源地缘政治及其演变009
二、 东亚能源地缘战略与能源地缘
政治格局014
三、 东海能源地缘战略的争端与
走向016
第三节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与特点018
一、 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018
二、 国际能源格局的新特点020 中日能源战略现状与分析目录|三、 国际能源新格局对中国的影响022
第四节后危机时代国际能源新秩序024
一、 后危机时代国际能源新秩序的形成与发展024
二、 后危机时代国际能源新形势028
第二章日本国家能源战略的内容与现状030
第一节日本能源概况030
一、 日本的能源现状030
二、 日本能源供需结构的调整和升级032
第二节后核危机时代日本能源战略的现状与走向042
一、 福岛核危机后日本能源政策所面临的环境变化042
二、 福岛核危机后国际环境变化分析043
三、 福岛核危机后日本国内环境变化分析047
四、 日本能源政策形成中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049
五、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及决策树损益结构分析050
六、 三方动态博弈结果分析053
第三章日本能源格局的转变与调整057
第一节日本国家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及转变057
一、 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完善石油储备体系058
二、 逐步降低石油依赖程度,谋求能源结构多样化
发展060
三、 制订“新阳光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060
四、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加强海外能源市场
开发063
第二节日本能源战略的调整066
一、 一次能源战略的调整066
二、 新能源战略地位的提升及未来发展方向068
三、 重视国际能源合作,实施非洲能源开发战略068
第四章日本国家能源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072
第一节确保能源战略落实的一体化结构072
一、 完备的能源法律体系保障能源战略落实072
二、 利用能源外交手段推动能源战略合作080
第二节行业协会形态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分析083
一、 行业协会形态的历史沿革与主要职能083
二、 日本行业协会在推动节能减排中的长效机制和
重要举措090
三、 中国行业协会落实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094
四、 结论与启示095
第三节利用贸易、投资等措施提升国家地位095
一、 贸易措施096
二、 投资措施097
第四节采取经济手段保障能源稳定供应101
一、 掌握定价机制101
二、 组成采购垄断联盟103
三、 善用贸易合同104
四、 建设运输通道105
第五章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调整107
第一节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总规模预测107
一、 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概述107
二、 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度分析110
三、 能源弹性系数法对中国能源需求的预测116
第二节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CO2排放情况121
第六章中国能源战略现状与转型124
第一节中国能源战略现状124
第二节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与升级127
一、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127
二、 坚持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128
三、 能源生产继续向西部发展,形成“控制东部,
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格局129
四、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30
五、 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保障能源战略安全132
第三节日本能源结构转型的经验借鉴133
一、 能源约束驱动日本能源结构转型134
二、 环境约束促使日本能源结构向“清洁型”转型134
三、 日本能源结构转型的内容和途径135
四、 启示139
第四节中国能源的战略转型140
第七章中日能源战略格局变化的趋势与展望143
第一节国际能源格局变化的新趋势143
一、 原油143
二、 天然气144
三、 煤电145
四、 核电146
五、 水电147
六、 风电147
七、 太阳能148
第二节中日能源战略调整展望149
一、 福岛核事故对全球能源政策调整的波及149
二、 日本能源政策的调整151
三、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152
参考文献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