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电路的功能与组成
1.1.1电路的功能
1.1.2电路的组成
1.2电路元件与电路模型
1.2.1电路元件
1.2.2电路模型
1.3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与参考方向
1.3.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3.2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3.3电功率
1.4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4.1电路的工作状态
1.4.2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本概念
1.5.2KCL
1.5.3KVL
1.6电位
1.7工程应用
1.7.1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标识
1.7.2电能的输送
习题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电阻的串并联
2.1.1电阻的串联
2.1.2电阻的并联
2.1.3电阻的串并联
2.2电源的串并联
2.3等效变换
2.3.1电阻的等效变换
2.3.2电源的等效变换
2.4叠加定理
2.5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5.1戴维南定理
2.5.2诺顿定理
2.6工程应用
2.6.1太阳能光伏电池
2.6.2带开关输入的倒T形网络模拟二进制编码
2.6.3静噪电路
习题
第3章电路的暂态过程
3.1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1.1电容元件
3.1.2电感元件
3.2换路定则和初始值
3.3RC电路的响应
3.3.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2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3RC电路的全响应
3.4RL电路的响应
3.4.1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4.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4.3RL电路的全响应
3.5一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法
3.6工程应用
3.6.1微分电路
3.6.2积分电路
3.6.3去抖动开关
3.6.4延时熄灯控制电路
习题
第4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1正弦电压和电流
4.1.1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概念
4.1.2特征量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2.1复数及其运算
4.2.2相量的概念
4.2.3相量图
4.2.4相量的运算
4.3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4.3.1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3.2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3.3单一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4RLC串联电路
4.4.1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4.4.2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
4.5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4.6功率因数的提高
4.6.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4.6.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4.7工程应用
4.7.1谐振现象
4.7.2谐振原理
4.7.3谐振在工程中的应用
习题
第5章三相电路
5.1三相电源
5.2三相电源的联结
5.2.1三相电源星形联结
5.2.2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
5.3三相负载的联结
5.3.1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5.3.2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5.3.3三相负载联结方式的选择
5.4三相电路的功率
5.5工程应用——智能电网
习题
第6章变压器
6.1变压器基本结构
6.1.1绕组结构
6.1.2额定值
6.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2.1变压器感应电动势
6.2.2理想变压器
6.3变压器工程分析
6.3.1基本方程
6.3.2等效电路
6.3.3变压器外特性
6.3.4变压器损耗与效率
6.4特殊变压器
6.4.1自耦变压器
6.4.2仪用互感器
6.5工程应用
习题
第7章三相异步电动机
7.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铭牌数据
7.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7.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2.1旋转磁场
7.2.2转子电流
7.3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
7.3.1“电磁”关系
7.3.2电磁转矩
7.3.3机械特性
7.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和制动
7.4.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4.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4.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
7.4.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7.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7.5.1类型与结构
7.5.2容量和功率的选择
7.5.3电压和转速选择
习题
第8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8.1常用低压控制电器
8.1.1手动电器
8.1.2自动电器
8.2工程应用
8.2.1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
8.2.2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8.2.3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
8.2.4行程控制
8.2.5电动机的制动停车控制
习题
第9章安全用电
9.1电对人体的危害
9.1.1电击
9.1.2电伤
9.1.3电磁辐射的危害
9.2安全用电
9.2.1触电防护
9.2.2电磁辐射防护
习题
第10章半导体元件
10.1半导体基础
10.1.1半导体的特性
10.1.2本征半导体
10.1.3N型和P型半导体
10.2PN结和晶体二极管
10.2.1PN结的形成
10.2.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0.2.3二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10.2.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0.2.5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0.3特殊类型的二极管
10.3.1稳压管
10.3.2发光二极管
10.3.3光电二极管
10.3.4光电耦合器
10.4直流稳压电源
10.4.1整流电路
10.4.2滤波电路
10.4.3直流稳压电源
10.5晶体三极管
10.5.1三极管的结构
10.5.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10.5.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0.5.4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习题
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
11.1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11.2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分析
11.2.1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1.2.2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1.2.3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1.3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1.4射极输出器
11.4.1射极输出器的静态分析
11.4.2射极输出器的动态分析
11.5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分析
11.5.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11.5.2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原理
11.5.3共模抑制比
11.6工程应用——电视机视频输出电路
习题
第12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2.1概述
12.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12.1.2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组成
12.1.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2.1.4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原则
12.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2.2.1反相比例运算
12.2.2同相比例运算
12.2.3加法运算
12.2.4减法运算
12.2.5积分运算
12.2.6微分运算
12.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2.4工程应用——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低通滤波器实现
习题
第13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3.1概述
13.1.1脉冲与脉冲参数
13.1.2数字电路的特点与分类
13.2数制与码制
13.2.1数制
13.2.2码制
13.3基本逻辑门电路
13.3.13种基本逻辑门电路
13.3.2基本逻辑门的组合
13.4逻辑代数
13.4.1基本运算法则
13.4.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3.4.3逻辑函数的化简
13.5TTL门电路
13.5.1二极管门电路
13.5.2TTL与非门电路
13.5.3TTL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
13.6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3.6.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3.6.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3.7常用组合逻辑部件
13.7.1译码器
13.7.2数据选择器
13.8综合设计与应用
13.8.1全加器的设计与应用
13.8.2数值比较器的设计与应用
13.8.3多路数据复用传输
13.8.4奇/偶校验电路
习题
第14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4.1触发器
14.1.1基本RS触发器
14.1.2时钟控制RS触发器
14.1.3D触发器
14.1.4JK触发器
14.1.5触发器的转换
14.2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14.2.1寄存器
14.2.2计数器
14.3工程应用
14.3.1应用一——消除机械开关接触“抖动”
14.3.2应用二——用基本RS触发器组成单脉冲发生器
14.3.3应用三——用74LS194构成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14.3.4应用四——用74LS161构成序列信号发生器
14.3.5应用五——用74LS161构成顺序脉冲发生器
习题
第15章半导体存储器
15.1只读存储器
15.1.1RO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1.2ROM的分类及特点
15.2随机存取存储器
15.2.1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2.2RAM的分类及特点
15.3存储器的应用
15.3.1存储器容量扩展
15.3.2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习题
第16章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
16.1D/A转换
16.1.1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16.1.2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1.3AD7520转换器
16.2A/D转换
16.2.1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16.2.2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2.3ADC0809转换器
16.3转换器的选择及工程应用实例
16.3.1转换器的选择
16.3.2应用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