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为学与成人——《论语》导读 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
一、孔子的自我评价 2
二、学习的内容 3
三、学习的目标 4
四、目标的达成 6
第三节 选文讲解 7
一、孔子的自我评价及对学习的态度 7
二、学以成“人” 8
三、学以成“仁” 9
四、“仁”之达成 11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3
一、阅读思考 13
二、延伸阅读 13
第二章 虚己而游世——《庄子》导读 1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6
一、大有大的用处 16
二、游刃有余 18
三、内直而外曲 20
四、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5
五、以己养养鸟 26
第三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8
一、阅读思考 28
二、延伸阅读 29
第三章 一种豁达的文学批评情怀——《典论 ? 论文》导读 3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3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33
第三节 选文讲解 38
一、文人相轻的创作与批评心理 39
二、对作家主体性特征的认识 41
三、关于文学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思考 42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44
一、阅读思考 44
二、延伸阅读 44
第四章 英雄的愤怒——《伊利亚特》导读 4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4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47
第三节 选文讲解 59
一、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愤怒 59
二、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愤怒 61
三、愤怒的化解 62
四、愤怒的意义 63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64
一、阅读思考 64
二、延伸阅读 64
第五章 柏拉图论学习——《枚农篇》导读 6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6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66
第三节 选文讲解 86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88
一、阅读思考 88
二、延伸阅读 89
第六章 探寻历史的真实——《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导读 9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9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92
第三节 选文讲解 99
一、内容概览 99
二、雅典民主制的弊病 99
三、演说辞的作用和意义 100
四、修昔底德求真求实的学术精神 101
五、“修昔底德陷阱” 102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02
一、阅读思考 102
二、延伸阅读 102
第七章 “宝钗扑蝶”背后的玄机与艺术——《红楼梦》导读 105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05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06
第三节 选文讲解 111
一、饯花会与“扑蝶”的文化传统 112
二、“金蝉脱壳”的心理描写 113
三、小红引出的几条暗线 114
四、“草蛇灰线”与“圆形人物” 116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17
一、阅读思考 117
二、延伸阅读 117
第八章 国家命运与现代青年使命——《少年中国说》导读 119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19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21
第三节 选文讲解 127
一、现代“国家”“国民”理念 127
二、炽热的民族主义情感 128
三、少年强则国强 129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30
一、阅读思考 130
二、延伸阅读 130
第九章 揭除语言的假面展示燃烧的生命——《补天》导读 13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3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34
第三节 选文讲解 141
一、“新”讲的“旧”故事 141
二、作为对照的“神” 142
三、作为对照的“人” 143
四、神的“在”与“不在” 145
五、写作与造人 146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47
一、阅读思考 147
二、延伸阅读 147
第十章 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始之作——《国富论》导读 149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49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50
一、论分工 150
二、论分工的原由 154
三、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157
第三节 选文讲解 159
一、斯密所处的时代 159
二、财富与分工 160
三、看不见的手 162
四、斯密问题:怎样完整地理解斯密的学说思想 163
五、市场的逻辑:来自选择的幸福 165
六、对公正的追求 166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67
一、阅读思考 167
二、延伸阅读 168
第十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资本论》导读 169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69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72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72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179
第三节 选文讲解 185
一、劳动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 185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渊源 186
三、劳动价值理论的学界观点 186
四、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188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91
一、阅读思考 191
二、延伸阅读 191
第十二章 人与法律及其政体——《论法的精神》导读 193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193
第二节 原文选读 195
一、总体意义上的法 195
二、直接源自政体性质的法 200
三、三种政体的原则 202
四、确立政治自由的法与政制的关系 203
第三节 选文讲解 205
一、法的概念及其分类 205
二、政体的运行与法律 208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11
一、阅读思考 211
二、延伸阅读 212
第十三章 从“活的生物”到审美经验——《艺术即经验》导读 213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213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14
一、活的生物 214
二、一个经验 215
三、“一个经验”与情感性 218
四、经验的“做”与“受” 220
五、经验与艺术 222
六、审美经验 223
第三节 选文讲解 225
一、什么是“活的生物” 225
二、杜威哲学中的“经验” 226
三、关于“一个经验”及其意义 226
四、审美经验与“一个经验”的关系 227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27
一、阅读思考 227
二、延伸阅读 227
第十四章 “我”分裂时发生了什么——《理与人》导读 229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229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30
第三节 选文讲解 241
一、个人同一性 242
二、“我的分裂” 243
三、论重要之物 245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46
一、阅读思考 246
二、延伸阅读 247
第十五章 万物皆媒,万媒互联——《理解媒介》导读 249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249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51
一、媒介即讯息 251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53
三、地球村 255
第三节 选文讲解 256
一、传播的魔力到底来自哪里 256
二、媒介环境何以有此魔力 257
三、媒介环境学的另眼洞见 259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59
一、阅读思考 259
二、延伸阅读 260
第十六章 大学何谓与大学何为——《大学的理念》导读 261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261
第二节 原文选读 263
一、大学的宗旨 263
二、神学与其他知识分支的关系 265
三、知识本身即目的 266
四、知识与学习的关系 267
五、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关系 269
第三节 选文讲解 271
一、大学是教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 271
二、大学的宗旨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 272
三、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 273
第四节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274
一、阅读思考 274
二、延伸阅读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