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 章
科学传播
与课程开
发概述
C H A P T E R 1
1.1 什么是科学传播 / 2
1.2 科学传播的变迁 / 4
1.2.1 传统科普阶段 / 4
1.2.2 公众理解的科学阶段 / 4
1.2.3 科学传播阶段 / 5
1.3 科学传播模式 / 6
1.3.1 科学传播模式的演变 / 6
1.3.2 科学传播要素的新变化 / 8
1.4 科学传播的价值 / 10
1.5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 / 11
1.5.1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依据 / 11
1.5.2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流程 / 15
1.5.3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评价 / 18
第 2 章 C H A P T E R 2
新媒体
科学
传播
2.1 什么是新媒体科学传播 / 22
2.2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特点 / 22
2.2.1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优势 / 22
2.2.2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局限性 / 23
2.3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形式 / 24
2.3.1 文字传播 / 24
2.3.2 视频传播 / 25
2.3.3 网络音频传播 / 26
2.4 科学传播的精品案例和通用经验 / 26
2.4.1 案例1:四地“5G+MR”全息物理名师公开课 / 26
2.4.2 案例2:互联网+ 教育集群 / 37
第 3 章 C H A P T E R 3
科学课程
的前世今
生及与国
家课程开
发的结合
3.1 科学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 52
3.1.1 科学课程的概念 / 52
3.1.2 科学课程的内涵 / 53
3.2 世界科学课程的变迁 / 54
3.2.1 科学课程合法化阶段 / 54
3.2.2 科学课程活动化阶段 / 55
3.2.3 科学课程结构化阶段 / 55
3.2.4 科学课程综合化阶段 / 55
3.3 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 55
3.3.1 引进和改革探索阶段 / 56
3.3.2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课程阶段 / 57
3.4 科学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 / 58
3.4.1 课程及国家课程的概念 / 58
3.4.2 国家课程开发的条件和原则 / 58
3.4.3 科学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联系 / 59
21
第 4 章 C H A P T E R 4
青少年科
学课程的
开发
4.1 青少年科学课程的开发原则及路径 / 62
4.1.1 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 / 62
4.1.2 生活化原则 / 62
4.1.3 活动性原则 / 63
4.1.4 综合性原则 / 64
4.1.5 探究性原则 / 65
4.1.6 联系性原则 / 66
4.1.7 时效性原则 / 66
4.1.8 青少年科学课程开发的路径 / 67
4.2 家庭科学课程 / 69
4.2.1 什么是家庭科学课程 / 69
4.2.2 家庭科学课程案例 / 69
4.2.3 通用经验 / 80
4.3 科技馆科学课程 / 81
4.3.1 什么是科技馆科学课程 / 81
4.3.2 科技馆科学课程案例 / 81
4.3.3 通用经验 / 89
4.4 学校科学课程 / 91
4.4.1 什么是学校科学课程 / 91
4.4.2 学校科学课程精品案例 / 91
4.4.3 通用经验 / 117
第 5 章 C H A P T E R 5
展望
未来119
5.1 科学传播要素的发展 / 120
5.2 科学传播主体的发展趋势 / 120
5.3 科学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 / 121
5.3.1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 121
5.3.2 增强现实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 123
5.3.3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 123
5.3.4 智能双师系统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 124
5.3.5 5G 网络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 124
5.4 自媒体模式对科学传播的影响 / 124
参考文献 /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