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税法概论   1

第一节  税收基础理论   1

一、税收的概念   1

二、税收的特征   1

三、税收的职能   2

四、税收法律关系   3

第二节  税法基础理论   5

一、税法的概念   5

二、税法的分类   5

三、税法的原则   6

第三节  税法的构成要素   9

一、纳税义务人   9

二、征税对象   10

三、税目   10

四、税率   10

五、纳税环节   13

六、纳税期限   13

七、纳税地点   14

八、税收减免   14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征管体制   16

一、我国社会主义税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6

二、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规范化阶段   20

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21

四、我国税收征管体制   22

本章小结      25

第二章  增值税法   26

第一节  增值税法概述   26

一、增值税的概念   26

二、增值税的类型   27

三、增值税的特点   28

四、我国增值税法的发展历程   29

第二节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   31

一、征税范围   31

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39

第三节  税率与征收率   41

一、增值税税率   41

二、增值税征收率   43

第四节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45

一、一般计税方法   45

二、简易计税方法   45

三、扣缴计税方法   45

第五节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46

一、销项税额的计算   46

二、进项税额的确认和计算   52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58

第六节  简易计税方法和扣缴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65

一、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65

二、扣缴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66

第七节  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   66

一、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66

二、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7

三、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管理   68

第八节  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   68

一、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69

二、出口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69

三、出口增值税免税政策   74

四、出口增值税征税政策   75

第九节  税收优惠   75

一、《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   75

二、《营改增通知》及有关部门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76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增值税优惠政策   79

四、其他有关减免税的规定   81

第十节  征收管理   81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81

二、纳税期限   82

三、纳税地点   83

四、纳税申报   83

第十一节  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86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   86

二、增值税普通发票和电子普通发票   88

三、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89

本章小结      89

第三章  消费税法   91

第一节  消费税法概述   91

一、消费税的概念和作用   91

二、消费税的特点   92

三、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关系   93

四、我国消费税法的发展历程   93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税目、税率   95

一、纳税义务人   95

二、税目   96

三、税率   99

第三节  计税依据   101

一、从价计税   101

二、从量计税   102

三、复合计税   103

四、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103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5

一、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05

二、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09

三、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11

四、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   112

五、零售环节金银首饰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14

六、特殊环节加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15

七、消费税出口退(免)税的计算   116

第五节  征收管理   118

一、征税环节   118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19

三、纳税期限   119

四、纳税地点   119

五、纳税申报   120

本章小结      122

第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   124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124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124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24

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25

四、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   126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与税率   128

一、纳税义务人   128

二、征税对象   129

三、税率   129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30

一、收入总额   131

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34

三、准予扣除项目   135

四、不得扣除项目   144

五、亏损弥补   145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46

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48

三、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49

四、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149

五、存货的税务处理   150

第五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50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50

二、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153

三、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154

四、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55

五、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156

第六节  税收优惠   157

一、免征与减征优惠   157

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158

三、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   159

四、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   160

五、加计扣除优惠   160

六、创业投资企业优惠   162

七、加速折旧优惠   162

八、减计收入优惠   163

九、税额抵免优惠   163

十、非居民企业优惠   164

十一、其他优惠   164

第七节  征收管理   167

一、纳税期限   167

二、纳税地点   168

三、汇总、合并纳税   168

四、源泉扣缴   170

五、纳税申报   170

本章小结      174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   175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175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75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75

三、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176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   177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和税率   178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178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79

三、征税范围   179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83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85

一、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85

二、综合所得预缴税款时所得额的确定   188

三、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90

四、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92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93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93

七、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93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94

一、居民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4

二、综合所得预缴税款时应纳税额的计算   195

三、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6

四、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99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00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03

七、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03

八、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03

九、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204

第五节  税收优惠   210

一、免税优惠   210

二、减征优惠   212

三、外籍个人有关的津贴、补贴的政策   212

第六节  征收管理   212

一、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   212

二、源泉扣缴   213

三、自行申报纳税   215

四、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规定   217

五、纳税申报   218

本章小结      234

第六章  其他税法   235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   235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法概述   235

二、纳税义务人   236

三、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36

四、税收优惠   237

五、征收管理   237

六、教育费附加   239

七、烟叶税法   240

第二节  关税法和船舶吨税法   241

一、关税法概述   241

二、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   241

三、进出口税则   242

四、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244

五、关税减免   250

六、征收管理   251

七、船舶吨税法   253

第三节  资源税法和环境保护税法   255

一、资源税法概述   255

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256

三、税目、税率   257

四、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60

五、减免税项目   264

六、征收管理   264

七、环境保护税法   265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法   275

一、土地增值税法概述   275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75

三、税率   277

四、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78

五、税收优惠   282

六、征收管理   283

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   284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法概述   284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85

三、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85

四、税收优惠   287

五、征收管理   290

六、耕地占用税法   290

第六节  房产税法   294

一、房产税法概述   294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95

三、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96

四、税收优惠   298

五、征收管理   300

第七节  车船税法   300

一、车船税法概述   300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301

三、税目与税率   302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与代缴纳   303

五、税收优惠   304

六、征收管理   305

第八节  车辆购置税法   306

一、车辆购置税法概述   306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307

三、税率与计税依据   308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308

五、税收优惠   310

六、征收管理   311

第九节  契税法   314

一、契税法概述   314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314

三、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15

四、税收优惠   316

五、征收管理   318

第十节  印花税法   319

一、印花税法概述   319

二、纳税义务人   319

三、税目与税率   320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323

五、税收优惠   326

六、征收管理   327

本章小结      329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331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331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   331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332

三、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   332

第二节  税务管理   333

一、税务登记管理   333

二、账簿、凭证管理   337

三、纳税申报管理   339

第三节  税款征收   341

一、税款征收原则   341

二、税款征收方式   342

三、税款征收制度   343

第四节  税务检查   347

一、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347

二、税务检查的范围和职责   349

第五节  法律责任   350

一、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   350

二、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   351

三、偷税的法律责任   351

四、逃税的法律责任   351

五、骗税的法律责任   352

六、抗税的法律责任   352

七、欠税的法律责任   352

本章小结      352

参考文献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