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知识统筹·尺度关联:小城镇规划设计课教学探索 1

1.1 新时期小城镇设计教学面临两大挑战 2

1.2 “知识统筹·尺度关联”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studio教学探索 4

1.2.1 “知识统筹”和“尺度联动”的studio教学框架探索 5

1.2.2 经济学等在地方—区域逻辑、特质判断等方面方法论应用 8

1.3 地方—区域尺度联动:战略—总体—专项—详规—设计—行动的

空间规划教学探索 15

1.4 结论:小城镇规划设计studio教学中两个其他问题 16

第2章 畿辅地区安国市石佛镇总体规划 19

2.1 石佛镇:一个冀中南平原地区小城镇发展原型 20

2.2 模型构建、学理阐释:石佛镇小城镇规划专题研究 25

2.2.1 专题一:“京畿—山川”模型区域分析 25

2.2.2 专题二: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视角的泵业产业集群研究 29

2.2.3 专题三:不确定性应对及收缩和异地城镇化聚焦的弹性情景模型 43

2.2.4 专题四:人口及公共品供需专题 59

2.2.5 专题五:就近城镇化模型解释 71

2.3 方案一:国野之城——异地城镇化、精明收缩 91

2.3.1 总体规划战略 91

2.3.2 总体规划定位 93

2.3.3 总体规划目标 93

2.3.4 产业路径情景 94

2.3.5 总体规划规模预测 95

2.3.6 镇域空间规划 100

2.3.7 镇区空间规划 115

2.3.8 “城更像城,乡更像乡”的愿景设计 125

2.4 方案二:石佛3.0——就地城镇化、精明演进的路径 135

2.4.1 为何就地城镇化 135

2.4.2 石佛3.0之路 141

体国经野:小城镇空间规划

X

2.4.3 总体战略:四集中+新要素吸引 143

2.4.4 镇域规划 148

2.4.5 镇区规划 161

2.4.6 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石佛镇区 170

2.5 学生课程感言摘录 175

2.5.1 陈婧佳:《最初也是最本心的表达》 175

2.5.2 邓立蔚:《游戏设计》 178

2.5.3 侯哲:《山重水复、渐入佳境》 181

2.5.4 马晗熙:《对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议》 183

2.5.5 孟祥懿:《“术”与“路”》 185

2.5.6 张东宇:《带着脚镣跳舞》 187

2.5.7 郑伊辰:《朝花夕拾·言近旨远》 189

2.5.8 朱仕达:《理性地走下去》 192

第3章 京郊周口店镇国土空间规划 195

3.1 小镇周口店:太行山浅山区的文化高地 196

3.1.1 区位特征——近京近畿、半山半城、亦城亦乡 196

3.1.2 上位规划新要求——浅山区:生态修复、文化旅游、空间管控 196

3.1.3 选题意义 197

3.1.4 课程进度介绍 198

3.2 聚焦“公共品和公共问题”视野的专题研究 199

3.2.1 专题一:从结构格局到三次资本循环的产业路径 199

3.2.2 专题二:从生态禁地到生态都市主义 225

3.2.3 专题三:从文化遗产到文化都市主义 243

3.2.4 专题四:存量改造的方法论框架和谱系构建 255

3.2.5 专题五:从市域、区域、镇域看空间与形态 268

3.2.6 专题六:从底线保障到SOD公服引导开发 282

3.3 周口店镇“国土空间规划”教学探索 289

3.3.1 定位、路径与结构 289

目录

XI

3.3.2 规划战略 303

3.3.3 镇域空间规划 307

3.3.4 片区空间规划 320

3.3.5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330

3.4 学生课程感言摘录 353

3.4.1 梁媛媛:《从ABC到XYZ》 353

3.4.2 刘赟:《如麦田间漫步》 354

3.4.3 李俊波:《从量变到质变》 356

3.4.4 王笑晨:《完全新鲜的空间规划》 358

3.4.5 王奕然:《仰望星空》 359

3.4.6 周雅青:《抓大放小、自主探索》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