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管理会计总论 1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2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 2
三、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4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4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 4
二、管理会计的目标 5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 5
四、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6
五、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基本原则 6
第三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7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7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8
第四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10
一、“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10
二、《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所指出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0
三、《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发布意义 11
四、“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 11
本章实训题 12
本章案例分析 12
本章练习题 14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16
第一节 成本概述 17
一、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17
二、成本性态 18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21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概念 21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21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22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24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24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4
三、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27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28
第四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辩证看待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9
一、全面看待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29
二、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具有转化性 29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30
四、变动成本法践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 30
五、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成本计算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31
本章实训题 31
本章案例分析 34
本章练习题 35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38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39
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39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39
三、本量利分析的相关因素 40
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40
一、保本点的相关内容 40
二、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41
第三节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42
一、保利点 42
二、保净利点 43
第四节 本量利关系图 44
一、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44
二、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45
三、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45
第五节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46
一、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46
二、敏感性分析 49
三、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50
第六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2
一、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保本点 52
二、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方法的应用:化未知为已知 52
本章实训题 53
本章案例分析 55
本章练习题 57
第四章 经营预测 59
第一节 经营预测概述 60
一、经营预测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60
二、经营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 60
第二节 销售预测 62
一、销售预测的意义 62
二、销售预测分析的方法 62
第三节 利润预测 67
一、利润预测的意义 67
二、利润预测分析的方法 67
第四节 成本预测 70
一、成本预测的意义 70
二、成本预测分析的方法 70
第五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72
一、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意义 72
二、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的方法 72
第六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培养科学预测能力 77
一、预测的理论依据包含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78
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 78
三、开展科学预测,培养科学精神 79
本章实训题 79
本章案例分析 80
本章练习题 82
第五章 经营决策 84
第一节 经营决策概述 85
一、经营决策的意义与特征 85
二、经营决策的基本程序 85
三、经营决策的分类 86
四、经营决策中的成本概念 86
第二节 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89
一、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89
二、风险型决策分析方法 91
三、非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91
第三节 生产决策 92
一、特殊订单决策 93
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94
三、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94
四、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95
五、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 96
第四节 定价决策 97
一、定价目标及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97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98
三、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100
四、其他定价策略 102
第五节 存货决策 102
一、企业持有存货的成本 103
二、存货经济订货批量 103
三、ABC控制法在存货决策中的应用 105
四、零存货控制 106
第六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沉没成本与个人全面成长 106
一、理性对待沉没成本,全面规划人生 106
二、全面看待亏损产品,透过现象看本质 107
本章实训题 108
本章案例分析 111
本章练习题 112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 115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116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概念 116
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116
三、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116
四、长期投资决策的特征 116
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与风险 117
一、影响因素 117
二、投资的风险 127
第三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 129
一、静态指标 129
二、动态指标 130
第四节 长期投资决策举例 133
一、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 133
二、动态回收期的计算 134
第五节 敏感性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36
一、以净现值为基础进行敏感性分析 136
二、以内含报酬率为基础进行敏感性分析 137
第六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长期投资决策与个人消费观 138
一、认清“校园贷”本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38
二、了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内含报酬率的客观性 139
三、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理解动态投资回收期 139
本章实训题 139
本章案例分析 142
本章练习题 143
第七章 全面预算管理 146
第一节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47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147
二、全面预算体系 148
三、全面预算的分类 148
四、全面预算的组织与流程 150
五、全面预算的作用 151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52
一、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153
二、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153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156
第三节 经营预算的编制 157
一、预算编制逻辑顺序 158
二、经营预算编制要点 158
第四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 165
一、现金预算 165
二、利润表预算 166
三、资产负债表预算 168
第五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以预算管理的思维规划职业生涯 170
一、预算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 170
二、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全面预算的编制 170
本章实训题 171
本章案例分析 173
本章练习题 173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176
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述 177
一、标准成本的含义与特点 177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78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 179
四、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 180
五、标准成本的制定 180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与控制 181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181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182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84
四、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85
五、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87
第三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寻找差异成因 189
一、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 189
二、客观分析直接人工差异产生的原因 190
三、标准成本提供对标管理的榜样 190
本章实训题 191
本章案例分析 191
本章练习题 193
第九章 业绩考核与评价 196
第一节 以企业为主体的业绩考核 197
一、业绩考核与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197
二、基于利润的业绩评价 197
三、基于权益报酬率的杜邦分析体系 199
四、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 200
第二节 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业绩考核与评价 201
一、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201
二、责任中心 202
三、内部转移价格 204
第三节 关键绩效指标法 204
一、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应用 204
二、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缺点 206
第四节 经济增加值 206
一、经济增加值的内涵 206
二、经济增加值的应用 207
三、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212
第五节 平衡计分卡 213
一、平衡计分卡框架 213
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216
三、平衡计分卡的评价 219
第六节 专业与思政融合——平衡
计分卡孕育协调平衡的发展理念 220
一、用均衡的观点分析平衡计分卡中的平衡 220
二、运用全面和统筹的观点,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220
三、绩效管理客观公正,激励措施平等合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1
本章实训题 221
本章案例分析 222
本章练习题 224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