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者 前 言
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Dominick Salvatore)是美国福德汉姆(Fordham)大学教授、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近20多年来,有大量的关于国际经济学的论文和著作问世。他编著的《国际经济学》(第五版,1995年)倾注了他多年教学的经验与成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英语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被500多所学院与大学选作教材。一本教科书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受到如此的欢迎,这在西方学界,只有少数大师级学者的作品才享有这样的荣誉。
D 索尔韦托瑞教授的这本《国际经济学》非常有特点,也很适合中国读者。概括起来看,这本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内容主流、体例规范。从全书的内容看,这是一本反映西方国际经济学教学主流的教材,主要内容依次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市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收支的调整与国际货币制度。这些内容都是西方国际经济学家研究的主流领域,他们的主要成果亦体现在这些领域。一本教材内容主流的好处是让读者可以了解该学科最主要的内容、该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和该学科的前沿问题。这也是一本体例极规范的教材,每章分六节(只有第二章例外,有七节),每节内容安排两道复习题和两道练习题,每章有2至6个案例,每章有小结、下章提要、关键术语和附录。这对教师安排教学极为方便,很容易控制教学进度。
第二,结构严密、资料新颖。全书的结构很严密,很系统,逻辑关系非常清楚。特别是全书对近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学理论领域的新创见、新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考察,这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了解并走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全书亦对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领域实务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与研究。这些新创见与新进展主要包括: 产业内贸易理论,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内生性增长与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外汇风险、套期、投机与外汇市场效率的理论,宏观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理论,货币与资产组合与国际收支调整关系的理论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实务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主要包括: 乌拉圭回合结束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全球化对各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当今美国与世界面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等。另外,在各章中提供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最新数据资料。
第三,深入浅出、有易有难。全书的内容虽然很新,涉及的有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全书正文的阐述却明白易懂,大量运用了几何图形、数据图表和结合实际的案例,很好地体现了深入浅出的精神。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预习与复习,亦有助于众多没有机会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人士进行卓有成效的自学。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程度较高的研究生,除了正文的内容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录可资利用。在附录中,对主要的理论及新进展多作了严格的、运用较多数学的阐述和证明。给出了严密的理论推导。对于准备进一步进行国际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的人员,本书每章后面的参考书目是不可或缺的。那里,提供了有关具体领域的最重要的文献索引。
本书的翻译工作在朱宝宪、吴洪的主持下,先后有多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参加了部分书稿的初译。他们是杨小萌(第二章)、周文俊(第三、四、五、六章)、陆正军(第七章)、卢少平(第八章)、吴迅(第九章)、朱卫华和纪玉滨(第十二章)、田佳琪(第十四章)、陈瑞(第十五、十六、十七章)、温小燕(第十八章)、齐险峰(第十九章)、齐莹(第二十章)、梁洪昀(第二十一章)、张明珊(习题选答与关键术语总表)。他们的努力确实为我们的翻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系曾剑秋副教授在我们翻译、校订最紧张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放下自己手中正在翻译的书,帮我们校订了第十九、二十章和书后的习题选答和关键术语总表。北京图书馆的朱庆华小姐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陈飞同学作了部分参考书目的英文打字工作。在此,向以上各位致以由衷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亦由于时间仓促,译稿中还会有不少的缺陷与问题。当然,作为全书的翻译与校订,这完全由我们负责。我们也希望能及时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朱宝宪吴洪
1997年10月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