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的目的是: 为您实现六西格玛的承诺,提供必需的指导及方法,同时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本书将全面地介绍六西格玛的管理和组织、六西格玛所基于的理念以及六西格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和统计工具。

    本书在第1章讨论了领导问题。遗憾的是,本书无法提供Bob Galvin和Jack Welch那样的领导能力,也无法替代达到黑带或主黑带的技术熟练程度所要求的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然而,有高层管理人员的承诺和员工的努力,本书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你的组织实现世界级运营的目标。

    领导六西格玛,关键是要认识到:六西格玛主要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技术项目。六西格玛的目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每两三年改进质量100倍——因此,要建立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运作方法。的确,六西格玛涉及到相当多的技术内容。但是,世界上所有的专业技术知识都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除非工作环境能够接受六西格玛所倡导的理念和变革。

    六西格玛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创造性的项目。六西格玛团队的任务是发现新的、更好的工作方法。常常,组织面对的最大障碍是处理创造性带来的破坏。只因为发现了更好的方法,而要放弃舒适的常规工作程序和在现有工艺技术上的投资,这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恰恰是六西格玛所要求的。六西格玛领导的主要责任就是使“创造性破坏”能够活跃地开展。

    第1章叙述了领导者所面对的“六西格玛组织的悖论”,即要在组织中鼓励变化、松懈和冗余,而同时努力消除过程中的变化、松懈和冗余。本章还包括六西格玛要求的各种水平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选择六西格玛培训人员的标准,并讨论了六西格玛与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章介绍了为六西格玛培训人员设计的一种综合方法所需要的素材。

    第3章叙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的基本原理。六西格玛要求严格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仅仅陈词滥调是不够的。术语“六西格玛”的统计含义只是相对于旧的三西格玛质量水平而言,六西格玛关注顾客的满意。进而,讨论了确定顾客的要求,以及将顾客的要求转变为内部的规范。第3章的结尾综观商业过程的顺序性以及实际上对完美的过程性能的需要,以确保顾客感受到六西格玛的质量水平。

    第4章考察了度量的原理和度量如何应用于六西格玛的问题,特别强调了财务上的度量。

    第5章讨论了六西格玛项目的管理。项目是六西格玛活动中的基本单元。它是把领导层的远景变为现实的工具,要深入考虑项目管理的每一个方面。

    第6章概述了良好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硬”和“软”的测量,这反映了对六西格玛性能水平的认识,需要量化诸如顾客的满意程度、美感以及产品和过程的物理性质等因素。

    第7章讨论了六西格玛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调查表、帕累托分析、因果图、散点图、流程图以及许多其他的工具。第7章的重点是分析的描述性方法。描述性方法可以对个体或小组进行定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对机会的性质和范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随后,进行了初步数据分析(EDA)的讨论。描述性方法应用于原始数据,EDA则可通过数据变化重新表达这些数据,并在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以简单的图表方法总结这些数据。从总结中常常要比从原始数据中更易获得信息。

    第8章包括了中级水平的统计工具的使用。本章从对枚举统计方法和分析统计方法的讨论开始,叙述了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和均值、方差、标准差的检验等枚举统计方法,最后介绍了控制图这一分析统计工具,包括: 计数控制图和计量控制图,指数加权滑动平均(EWMA)控制图以及短期、小批量生产过程的控制。

    第9章覆盖了六西格玛中较高级的议题,包括:实验设计(DOE)、反应表面方法(RSM)、卡方列联表以及交叉表分析。本书在写作时努力确定对这些高级议题的讨论如何划定界限。这些议题既广泛又深刻,足以装满整个书架。对于常见程序中用到数学方法,本书采取的方法是尽量少涉及数学方面的细节问题,而是采用读者容易理解的计算机程序(例如: Microsoft Excel)和其他专用的软件来提供示例。当今,作为一名认真的高级六西格玛技术的使用者,是不可能不使用统计软件的。本章还简单叙述了神经网络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与实验设计相关联的使用。

    第9章还概略地介绍了与六西格玛有关的可靠性工程,包括:使用指数分布的串联系统的可靠性计算,可靠性分配,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本章介绍了风险评估工具,包括:FMEA和故障树分析。还讨论了产品安全问题,介绍了安全性的计算。最后,讨论统计容差问题。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求掌握本书全部的内容。领导层应当熟悉第1、2、3、4章的内容和第6章的测量部分。除此之外,六西格玛盟主还应当了解第5章的内容。六西格玛小组的成员应当熟悉第5章和第6章解决问题的工具。“绿带”员工应当了解第5章和第6章的所有内容。“黑带”应当熟悉全部的内容,以及如何使用计算机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常见的问题。“主黑带”应当了解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能够帮助黑带员工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使用正确的解决方法。只要可能,统计培训应当由主黑带进行指导。否则,将会发生常见的“误差传递”现象,即“黑带”员工把误差传递给“绿带”员工,“绿带”员工把更大的误差传递给小组成员。如果需要对“黑带”员工和“绿带”员工进行培训,那么,他们只能在“主黑带”员工的指导下进行。例如,“黑带”员工可能要求“主黑带”在课堂讨论和项目中给予帮助。鉴于“主黑带”人员的职责所在,所以,在选择候选人时,应在评定技术能力的同时,评定其沟通和培训的能力。具有高级统计和计算能力但缺乏沟通能力的人员,虽仍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他们不应当成为“主黑带”,除非他们的沟通、培训技能和其他技能一起都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