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由于高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学科新课程不断增设,教育形式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

。为给学生留有更多自己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广大教师多年不懈的努力,材料力学

课程的授课(包括辅导课)学时与内容均作了不少的精减与更新。这就要求有一本能指导学

生用有限时间高效扎实地达到本课程规定要求的教学指导书。它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专业要

求,用较少时间,通过自我学习达到较满意的复习与备考效果。本书编者根据多年第一线教

学经验编写了这部指导书,现作如下说明:

1. 本书参考当前采用面较广的几种材料力学教学参考书(见参考文献),分基本要求和提高要

求(标以*号)编写而成。必修材料力学课程的工科院校各类专业的本科生,参加

函授、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均可在本书基本要求部分获得辅导与帮助。提高

要求则为机械制造、船舶车辆、航空航天、土建水利等多学时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本书也可作为学生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复习的辅导书。本书适应面较广。

2. 对学生在课堂上、自学中、解算习题时易遇到的疑点、要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

导与答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正确深入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本课程基

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答各类典型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意

义。本书除“总论”外各章都设四个部分:

(1) 基本理论与方法: 简要叙述与解题及练习有关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与解题方法,并附

“基本要求与重点”,其中有*号者为多学时或进一步要求。

(2) 典型例题讲解: 紧密结合上述重要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选解各类有代表性的应用题

,并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与解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简要讨论,本书所选典型例题涵盖面广,内

容丰富。

(3) 自练习题选编: 与(2)相对应,挑选有代表性的习题供读者自练与自我检查之用,各题均

附有答案。

(4) 自测试题选编: 分基本要求试题与带*号提高要求试题,以应用题为主并配有是非题、选

择题与填空题,按章选编,各题附有关键提示。答案在附录中给出(希望不要边解题边看答

案)。

3. 本书共15章,均为目前工科院校材料力学教学大纲与课内教学的主要内容。第2章“

拉伸与压缩”包括了“材料力学性能”内容; “扭转”与“剪切”一起放在第3章; 其中标

*的章(第10、11、13章)为进一步要求; 个别专业选学的章节,如厚壁圆筒,薄壁容

器等专题均不予选入。为精简篇幅,一般教科书和习题集中列有的图表,如型钢表、挠度表

、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表,疲劳强度的各种影响系数图表均未列入。

4. 本书由蔡乾煌主编,并编写第1~3章,第7~9章,第13~15章; 任文敏编写10~11章; 

崔玉玺编写第5、12章; 第4、6章由蔡乾煌、任文敏、崔玉玺共同完成。殷雅俊参加了第13

、14章部分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切期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与修正意

见,谢谢。

编者

2003年夏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