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编 译 者 序

DSP技术及其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以DSP为核心的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日益复杂,对开发环境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开发者迫切需要高效而方便的开发环境,也需要阅读方便、易于理解和掌握,对开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文档与技术手册。

因此,TI DSP技术手册编译委员会所决定的选题里,理所当然地包括了集成开发环境。

CCS(Code Composer Studio)是TI开发的一个完整的DSP集成开发环境。由于TI 的DSP使用非常广泛,使得CCS也就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DSP开发软件之一。现在,所有TI公司的DSP都可以在该环境里进行开发。

在CCS中,集成了常规的开发工具,如源程序编辑器、代码生成工具(编译器、连接器)以及调试环境等。我们尽可能地收集和编译了相关文档,编成此技术手册,希望能对从事TI DSP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TI的CCS里,还提供了DSP/BIOS开发工具。DSP/BIOS是一种嵌入式的操作系统,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编写和调试多任务应用程序。由于在这套系列手册里,已经单列了一本DSP/BIOS,故本书只在必须涉及时,对其作简要介绍。

一方面,TI的DSP发展极为迅速,各大系列都越来越庞大;另一方面,CCS自身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因此,TI公司涉及CCS的文档也就格外多,文档中的重复和矛盾几乎随处可见,给本书的编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使本书的编译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

本书的编译方针是尽可能选择最新的版本,同时兼顾较早的版本,从而使不同版本的用户都能受益;分层次介绍,使CCS的初学者和比较熟练者,都能从本书得到各自需要的信息;尽可能减少重复,在必要的地方只是简要地提及;在书的正文里只讨论各系列的共性问题,而将个性的问题放到附录中。

本书分为4章和3个附录。

第1章是CCS的概述。

第2章是CCS的入门指南,通过学习使初次使用者能比较容易地将CCS运转起来。

第3章是CCS的使用指南,这是本书的主体。

第4章分为几个专题,比较深入地介绍几种分析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程序的调试和优化非常有用。

附录A和B,分别介绍C5000和C6000系列DSP的CCS版本的特点和专门优化。

附录C是术语部分,有意保留了原来的英文,以便读者对照。

CCS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我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还比较有限,编译中一定有不当乃至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学习DSP技术课程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DSP项目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希望本书能成为他们学习和掌握CCS的有用工具。

本书由张诗雅和常冉编译,彭启琮审校。电子科技大学-德州仪器(TI)DSPs技术中心/培训中心的研究生胡新宇、卓为、洪嘉参加了部分资料的翻译工作。管庆和向超老师对本书的编译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

本书的编译和出版,得到德州仪器(中国)公司大学计划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译者    

2004年11月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