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本书是为了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需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在总结吸取其他院校近年来的教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 以2006年底教育部提出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结构体系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需要,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体现高职高专特色。
(2) 全书文字力求精练,通俗,图例丰富,适合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与应用、空调与制冷等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教学使用。
(3) 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绘制草图能力及计算机绘图能力。
(4) 全书采用《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最新国家标准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标准。
本课程的重点是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组合体的画法及读图; 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方案选择和读图。难点是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为了解决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问题,在教材方面重点作了如下改革。
将基本体、组合体、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章节进行较大幅度的整改。如“第4章立体的投影”,把“基本体的三视图”、“基本体表面上的点的投影”及“平面与平面体相交的交线画法”按形体分类叙述,即将 “圆柱体的三视图”、“圆柱体表面上的点的投影”及“平面与圆柱体相交的交线画法”结合在一起讲,然后再讲“圆锥体”……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性、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授课内容; 避免重复教学; 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的训练。
零件图和装配图主要掌握表达方案选择和看图方法与步骤,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加强看图能力。零件图的表达方案选择、尺寸标注和典型零件表达方案分析合在一起作为一节——“零件图的视图表达”,避免重复内容的教学,条理简洁、条理清晰、易理解。
在强化计算机绘图,注重加强学生的徒手绘图能力,淡化尺规绘图。对实际生产中不适用的内容或很少用到的内容进行删减、压缩,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采用该教材教学,把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贴近企业生产要求,适合高职高专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处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关系。计算机绘图是一种现代绘图工具,把一部分手工绘图练习用计算机绘图替代,减少手工绘图。
(2) 合理安排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切入点,使计算机绘图教学与制图教学同步,保证各教学环节知识的联系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强化实践教学。读图和绘图是实践教学的两个方面,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制图能力的训练包括三个方面,尺规作图、徒手作图及计算机绘图。三者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建议为3∶2∶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前言本书共10章,由许冬梅主编。具体编写情况是许冬梅(第2章及所有计算机绘图内容、第4章、第9章、附录)、严慧敏(绪论、第1章、第3章、第5章)、吴汝杨(第6章、第7章、第8章)、苏春锦(第10章)。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4月